古語中為什么說“老要張狂,少要穩”?

字型:

當年輕人做事欠缺沉穩的時候,長輩往往會囑咐說:“老要張狂少要穩”。這句話前半句是說上了年紀的人要隨心所欲,哪怕狂些;而年輕人則要做事穩重,不可輕浮。

《菜根譚》里說:“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畚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也就是說,年輕人血氣方剛,不用擔心他們不振奮,反倒要隨時提防他們過于沖動而造成行事魯莽。

因此,“少要穩”的第一層含義,是要求年輕人遇事要鎮定,尤其在緊急關頭。年少的司馬光,不一定比同齡人有更多的經驗,只是他在大家都慌了神的當口,保持了年輕人少有的冷靜與理智,鎮定自若地想出砸缸救友的好主意。

如果他像其他伙伴一樣,很可能由于慌不擇法,耽誤了救人的時機,而害了朋友。因此,遇事冷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如果少年人擁有這樣的品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生活經驗不足的影響。

另一方面,年輕人往往有著很多的理想和欲望,俗稱“心太急”。所以,“少要穩”的第二層含義,是希望年輕人要耐住性子,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是個資質很平庸的人,他連考7次,23歲才中了秀才,與他同時代的左宗棠,20歲時已經高中舉人。而且,他早年的仕途和財運也并不十分順暢,直到33歲還在京城租房子住,可以說是“大器晚成”了。

換做一些急躁的年輕人,可能連秀才都沒考上就放棄了,轉尋其他看似“快捷”的生存之道去了。

但是,曾國藩的心態卻穩如磐石,并沒有因為自己的“晚成”而自暴自棄,他一直堅持不懈,穩穩地向著心中的目標進發,無論路上遇到多少荊棘,都勇敢應對,最終成為了一代千古名臣,以及傳統文人的至高典范。

性情穩重的年輕人,人生之路往往也走得更穩,更從容。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之路,當一個人走過了青春盛年,必然要迎來燦爛的夕陽。

同樣是《菜根譚》所言:“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大多數老年人,早已被風浪磨平了棱角,顯得暮氣沉重,缺乏進取的勇氣。“老要張狂”是告誡老年人,雖然人生已走過了一大半,但前路仍然很長,應當保持探索的好奇心與勇氣。而且,在年紀大的人心里,循規蹈矩早已變成了一種習慣,他們不需要刻意留心,行為也能符合俗世的準則。

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意思是人到了70歲以后,哪怕任性而為,也不必擔心會出大格了。所以,古人鼓勵老人要試著“狂”一些,其實是勸他們要保持身上的那一點天真與可愛,留住生命的活力與真性情。

正如蘇軾《江城子》詩所言:“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想想那場景,銀須白發的老先生,身邊鷹犬相伴,游戲人間,好不快意!青蔥少年與耄耋老者,就像河上的橋與橋下的倒影,互相映襯著,顯現出生命的本來面目——都曾真實存在過,也都終將化成泡影。

只要我們在適當的年齡,享受過屬于當時的美好,便是生命的大滿足了。

文:周易面相大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