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為何是過年的開端?
字型:農曆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也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2016年2月1日 農曆十二月廿三 周一 小年 祭灶節
一、小年、謝灶、祭灶節的基本情況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鄉村稱為灶君菩薩,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凍米糖涂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灶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主管飲食的神,又稱“灶君”、“灶王”或“灶王爺”, 灶神有監察人間罪惡,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
二、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
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
- 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
- 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
- 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
- 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
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三、臘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有些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大人小孩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四、掃塵、剪窗花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掃塵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不過鄭博士提醒: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五、百無禁忌可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六、延伸閱讀
如果朋友們有時間,鄭博士建議讀讀下面文字:
從夏朝開始,小年祭灶就成為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灶君又稱灶王爺、是傳說中被玉皇大帝封為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各戶灶火的飲食之神。灶王爺曾經被作為家庭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很久以來,家家灶間的北面或東面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中間供的是灶王爺的神像,神像兩邊貼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都要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民情及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所以就有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的習俗,每到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揭下灶王爺的畫像,用糖瓜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替家人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好話,還要邊涂邊嘮叨著說:“好話多說,壞話別說”,等灶王爺的嘴涂的甜甜蜜蜜了,再把神像點燃,放掛鞕炮,就把灶王爺送回了天宮。
銀子富裕的人家,還會供上些用糯米做的蓮子八寶飯,據說,這樣灶王爺他老人家就會更加心滿意足。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將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交于灶王爺,灶王爺在除夕之夜返回到各家各戶,繼續行使保護和監察一家人的職責,到來年的臘月二十三,再返回天宮。
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及得到的吉兇禍福實在是具有重大利害關系,家家戶戶都想讓灶王爺替自家人只說好話不說壞話,以求來年過上更踏實安穩的日子,就有了供糖瓜,送灶神等各式各樣的祭灶儀式,以討吉利,祈福運。
大街小巷回蕩“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的歌謠,真是“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傳統民俗。
傳統的位理學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送灶王爺上天時,女人是不能祭灶的。據說灶王爺是個小白臉,女的祭灶尤其是漂亮女人祭灶,容易使灶王爺難抵誘惑,沾惹“男女之嫌”的俗事兒。呵!呵!原來神也難免犯錯,何況人呢。這一出處雖難圓說,但民間流傳的故事傳說還挺有趣,鄭博士述說如下:
古時候,有個叫張生的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勉強。母親見兒子已到成家年齡,就讬人說媒提親,經媒人介紹,丁香園一個名叫丁香的女子,才貌出眾,溫柔賢惠,聰明勤儉,人品很好。與張生成婚后,丁香每天早出晚歸,不辭勞苦地操持家務,使家業逐漸興旺起來,蓋了幾間新瓦房,過上好日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令三鄉四里的人們羨慕極了。
張生看到家業越來越大,感到富足,也不想想這個家是怎樣由窮變富。只看到丁香人花珠黃,皮黑膚粗,就產生厭舊圖新想法。后聽別人說海棠圍風景不錯,便帶上酒和吃的,一個人去了。到了一看,果然名不虛傳,五彩的花開得正盛。陽光下,花的彩色閃著耀眼的光芒,真稱得上花團錦簇之地,香氣四溢,此景此情,讓人留連忘返,高興極了,就開啟酒自斟自飲起來。
但最遺憾的是沒有人與之分享這快樂。正想著,忽然花叢中走來一位美人,鮮艷的衣裙耀人眼目,風姿婀娜,無與倫比。看到張生自斟自飲,那美人笑著說:“我自為興致不同凡響,可沒想到竟然有人走到我這里。”張感到驚奇,問她是何人,回答說:“我叫海棠,是這里最有錢海量爺的女兒。”張正在寂寞中,見有這樣的美人送上門來,就高興地請她一同喝酒。邊唱邊暗想:“這美人柔聲細語、舉止嬌媚,真讓我心蕩神馳,渴慕之極。”
那美人極善解人意地投到張的懷中舉杯要與張同喝交杯酒。張也爽快地在美人面前誓言要娶她做老婆。張生回到家馬上休掉丁香娶了海棠回來。海棠與張生終日花天酒地過窮奢極欲生活,兩人都不理家務,坐吃山空。此時此事,氣得張生的母親火燒心死了,家業衰敗,土地和房屋也賣掉。
海棠見張生連飯都吃不上,就偷偷跑了。張生從此也淪落成乞丐。街上許多人都認識張生,當張出現街行乞時,就有不少的人當面恥笑。為避熟人見難堪,就改為遠走他鄉行乞。一日,走到將近天黑,看見遠處有掛紅燈籠的人家,走近去看看,見到這人家的仆人,行過禮,說好話要求盛碗湯喝,仆人盛了一碗湯給他,喝了覺得這湯好喝,要求仆人再盛一碗給他,他喝了第二碗湯后,天色全黑下來,張又要求仆人說:“天黑了,人生地不熟,請問問你家主人,讓我投宿你主人家的廚房過一夜晚好嗎?”仆人說“行”。
張進去投宿說肚子還餓,還想喝湯,仆人立即端來湯和飯菜任他選用。用后,向仆人要求說:“你家主人待人真好,可否回報一聲我想見見他好嗎?”仆人說:“我家主人確實心地善良,給他說一聲就會來的,用不著回報。”傾刻間,東家主人來,張生一看覺得面熟,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被自己休掉的丁香。
丁香問:“你休掉我后娶了財主女兒做老婆,不是很好嗎?怎么到了這步田地了?”張生羞得無地自容,心想:“我哪里還有臉見人,死了吧。一看丁香家的大口鍋灶內爐火燒得正旺,若死在這里,我的游魂說不定還可伏在灶臺上,這樣既可謝罪又可為主人定福。”想到這里,就一頭鉆入大鍋灶爐內燒死了。
玉皇大帝知道后認為張生有過錯,雖然不好,但懂得害羞,自己投火燒死自己,封了他個灶王吧。天師接令傳下旨意:封張為灶王,為一家之主。家家戶戶逢年過節用果品敬他。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回報各家各戶的情況,年三十晚回原崗位,在天上住七天。
人們怕灶王爺上天不說自家的好話,在送他上天前改名灶君菩薩,以便好記,同時除用果品外,還備上雞肉、豬肉、米制品和酒水、茶水等叫他吃飯,喝足,禮拜招待非常周到后,并禱告一番,希望他上到天庭回報時盡說好話。后來也有人用糯米(或粉)做成糍粑或年糕來敬奉他,設想以這糍粑或年糕粘住他的嘴,不讓他說話。
人們在灶君爺神位兩邊寫上一幅對聯:“上天講好話,下界保平安”、或寫“上天做好事、回宮降吉祥”。這是傳說中的神話故事,故事里的張生,在暴富后忘恩負義,趕走了勤勞的結發妻、另尋新歡,家業敗盡,落得沿街討飯的下場。這一教訓人們應該吸取。但張生與丁香再度重逢時,被還未完全泯滅的良心所喚醒,勇于承認過去之錯,在羞愧難當之時,投火而死,以死謝罪,最終得到世人和仙家的原諒。
鄭偉建博士特別提醒:如果你財運不佳、情緣不好,就抓緊調理吧,除了啟用相關吉祥物,還需要調理自身和屋宅風水。
文:鄭偉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