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與現代宇宙學:跨越2500年的驚人“巧合”!

字型: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苦苦思索和探求宇宙的起源問題。古人從哲學邏輯推理上,得出了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宇宙是創生的,比如由上帝或神所創造;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宇宙是永恒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時至今日,雖然科學已高度發達,這個問題仍然懸而未決。不過,目前的主流理論比較傾向于宇宙創生論,其中又以“宇宙大爆炸假說”最有影響力。

我們中國的古人也很早就在思考宇宙的起源問題。像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中,就蘊含著豐富的宇宙觀。尤其令人驚異的是,老子的宇宙觀在很大程度上竟可以找到現代科學的依據,或者說,現代科學理論的發展暗合了2500多年前老子的玄思。

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看這種“巧合”:

1.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大約在137億年前,有一個沒有體積的宇宙“奇點”,“奇點”有著極高的溫度和密度;發生大爆炸以后,時空和物質粒子形成,基本粒子結合而成原子,物質膨脹而演化,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而老子關于宇宙生成論的著名表述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表述在大線條上是可以與大爆炸理論相融的。

有的學者認為,“一”可以代表宇宙“奇點”,“二”代表基本粒子的形成,“三”代表由基本粒子構成的多種元素,元素形成后,萬物的材料就齊備了,于是乃有“三生萬物”。

2.老子又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什么是“有”呢?“有,名萬物之母”,也就是萬物生成演化的一種狀態;什么是“無”呢?“無,名天地之始”,也就是宇宙生成之前的狀態。

現代量子場論認為,量子場是物質的一種重要形態,它具有多種狀態,如激發態、基態:量子場若處于激發態,則有實粒子產生;若處于基態,則實粒子消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真空。從這個意義上講,真空不空,真空也是物質,只不過是另外一種物質形態,可以稱為“無”或潛在的“有”。而真空振蕩、真空漲落、真空相變、真空泡沫,就是指真空可以從“無”中創生出“有”的特殊狀態。

“奇點”理論在考慮量子效應后,便得出了一個與老子“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高度相似的結論:宇宙從無中產生,奇點意味著宇宙從“無”到“有”的量子創生。

3.老子還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萬物由“道”而生,但“道”其實也只是對宇宙本原的一種勉強稱謂而已。而且“道”幽而不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現代科學發現,宇宙中存在大量未知的“暗物質”、“暗能量”。目前人類能直接探測到的普通物質在宇宙中僅占4%左右,其余20%的物質為“暗物質”,76%是“暗能量”。

這些和老子的描述是何等的相像!

對此,有人認為這純屬語言表述上的巧合,甚至是生拉硬拽的比附,老子的宇宙生成論與現代宇宙學完全是兩回事,至多只是有些說法看起來相似而已,老子不可能達到今天人們認識宇宙的水平!

也有人認為,老子的“玄想”(包括老子可能繼承了更古老的學說)應該是契合了宇宙甚至宇宙誕生前的某些真理,所以才與現代宇宙理論存在相通之處。未來我們探索宇宙之謎,無疑可以從中吸取許多思想智慧!

源自網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