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教養的三十條中國老家規,你能做到幾條?
字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得以延續數千年長盛不衰,是源自于中國古人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古人在孩子幼時即以身行言教將倫理、道德、因果和圣賢理念灌輸給他們,使其涵養熏陶于童蒙之時,終身不改其志。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更是蔚為大觀,流傳久遠,培養出無數的圣賢君子和棟梁之材。
傳統的家規從言行開始。自小,長輩就會教育孩子“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餐桌上的規矩;待人接物的禮儀等等,如果“屢教不改,就會家法伺候”。
2013年中國一項調查顯示,有六成小學生不懂得文明禮儀,無論在學校還是公共場所,學生所表現出沒有禮貌的言行引起社會的擔憂。更有網民大聲疾呼要注意教育學生文明禮儀。
新年期間,親戚朋友之間串門拜年,也發現許多孩子不懂得禮儀。網上一篇《這些中國老家規不能不懂!這就是教養》的文章引來眾多網民的認同。嘆老祖宗的禮儀都失傳了,這些家規很少年輕人知道。這篇網文列出30條老家規:
- 不許吧嗒嘴兒;
- 不許叉著腿兒;
- 不許斜楞眼兒;
- 不許羅著鍋兒;
- 不許不稱長輩為您;
- 不許擄袖管兒;
- 不許挽褲腿兒;
- 不許攪菜碟兒;
- 不許筷插碗兒;
- 不許嘬牙花兒;
- 不許抖落腿兒;
- 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兒;
- 不許當眾喳呼;
- 不許說瞎話兒;
- 夾菜不過盤中線;
- 不許吃飯咬著筷子;
- 不許壺嘴對著人;
- 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只能夾眼前的;
- 吃飯前要禮貌性的招呼長輩,長輩坐下說吃飯才能吃;
- 作客時,主人動筷子客人才能動;
- 不許拿筷子、杓子敲碗;
- 不許反著手給人倒水或倒酒;
- 吃飯不能唏哩呼嚕出聲;
- 不許壓人肩膀;
- 倒茶不能倒滿;
-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 做客不許進沒有人的房間;
- 站不倚門、話不高聲;
- 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
- 出門要說一聲。
如今,這些老規矩,懂的人是越來越少。老規矩,是禮儀,也是教養的表現,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是向周邊的人泄露著其人的家教和人品。
北京的郭女士回憶道:“記得小時候,爺爺對我們管教很嚴,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如果在餐桌上沒坐直,會被爺爺糾正;如果用筷子亂扒拉菜,就會被打手;見到長輩如果沒有問好,也會被訓斥⋯⋯從小養成的好習慣、禮儀、言行到現在都不會忘記。”
古代家規家訓
家規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家規家訓發展了幾千年,說明它的存在對于家庭和社會確實具有重要意義。康熙皇帝的《庭訓格言》、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北宋司馬光的《家范》、南宋學者袁采的《袁氏世范》、南宋大儒朱熹撰《朱熹家訓》、清初朱柏廬所作《朱子家訓》等都是一種家族自治的規范,對于后代教育、家庭倫理、家族事務、自身修養、為人處事、興家立業、報效國家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家規、家訓最早起源于西周的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并制作禮樂。周公被尊為“元圣”和儒學先驅。
周公在輔佐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時,身體力行、勤勉從政,同時還諄諄教誨侄子成王、兒子伯禽必須養成勤政愛民、謙恭自律、禮待賢才的作風。周公教誡子侄有《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二部家訓傳世,這兩部家訓合稱為《姬旦家訓》。
《姬旦家訓》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中國第一本成文家訓,首開中國古代仕宦家訓之先河。把訓誡子侄提到“王家”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曹操在其名篇《短歌行》里,贊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理政治國風范。
周成王曾與小弟一起站在樹下,他拿了一片桐葉給小弟說:“我封你。”周公聽見了,便拜見成王說:“大王封弟,甚善。”成王說:“我不過是與他開個玩笑而已。”
周公嚴肅地說:“人主無過舉,不當有戲言,言之必行之。”意思是,君王的言行舉止不應有過失,不應有開玩笑的話,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于是,成王封小弟為應侯。這件事使成王沒齒難忘,直到老死都“不敢有戲言,言必行之”。這就是著名的典故“桐葉封弟”。
孩子幼時言行影響一生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規范華夏民族言行舉止方面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進入二十一世紀,雖然不再有古人那么多禮節,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仍應發揚光大。作為父母,需重視孩子禮儀的培養。
兒時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最有名的例子莫過于《孟母三遷》,孟子最終能成為戰國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與其小時候母親的教育有很大關系。正是因為孟母知道孩子自小如果言行不端,行為舉止不符合禮儀,長大就無法成為知書達禮的君子,因此三次搬家。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之句,說的是“孟母三遷”,以及“孟母斷織”的典故。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曾經搬了三次家。孟家原住在墳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常和同伴玩筑墓和祭墓的游戲,孟母認為這樣不好,就搬家了;新家的旁邊是屠宰場,模仿力強的孟子又玩起殺豬的游戲,孟母覺得這樣的環境也不妥,又搬家了;最后搬到太廟旁,孟子便跟著進出的文官依樣學起禮儀,孟母見了非常高興,這才定居下來。這就是被廣為傳頌的“孟母三遷”。
另一典故是“孟母斷織”。有一天,年少的孟子上學回來,孟母正在紡紗織布,便問他:“學得很好了吧?”孟子回答:“還是像原來那樣。”孟母一聽,馬上用剪刀剪斷織布機上正在織的布。孟子惶恐的詢問原因。
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剪斷織布機上的布一樣。君子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譽,向人請教是為了增廣知識。有了學問,平常閑居時就能安靜平和,行動就能遠離禍害。現在你荒廢學業,將來不免要成為仆役,難于避開禍害。這和織布養活自己沒什么不同,如果織布半途而廢,豈能讓家人長年穿暖吃飽不缺乏糧食呢?女人若舍棄衣食技藝,男人若怠惰修持品德,不淪落為盜賊,那么就將淪為奴隸了。”
孟子聽完母親的話,心生警惕,早晚勤奮向學,受業于子思的門人,最后成為名揚天下的大儒。
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