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哪些男女在一起能幸福長久
字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五行稟賦,俗稱"秉性"。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一個人只要活著,就必須和其它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和一些人情投意和便成為朋友,和一些人脾氣不投,雖近在咫尺,卻敬而遠之。和得來的這些人和你的五行稟賦相近,相似或相生,和不來的這些人和你的五行稟賦不同或相克。這時所說的五行稟賦就是八字的五行屬性,因此,孔子在解釋乾卦九五爻辭時道出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至理名言。
八字中的五行屬性和人的性格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人在交往中都愿意找和自己脾氣相投的人做朋友。孔夫子在易經系辭上傳第一章中就開宗明義的提出"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的名言。同性之間的朋友尚且如此,男女之間的結合更不例外。西方現代科學家在探討男女能結合的奧秘時,曾提出是由于遺傳基因中性染色體的異同所致,該說認為:在男女雙方的性染色體相同時,也就是都應該生男孩兒或都應該生女孩兒時,男女雙方才有結合到一起的心理契機,才能結合到一起,這種結合同時包括婚外性結合。而男女雙方的性染色體不同時,也就是男女的一方該生男孩兒而另一方該生女孩兒時,二人便難以結合到一起或者說沒有結合到一起的心理契機。
其實,用我們東方人特有的思維方式,我們的祖先起碼一千年以前就已揭開了這個奧秘。因為四柱預測學發展到唐宋時期已經基本完善,男女能結合到一起,從四柱預測學這個角度來講,在生兒育女及兒女性別上,夫妻二人的四柱必須同步,尤其是頭胎兒女的性別上必須同步,除此之外,還要八字相似,禍福相同等條件,否則是不能成為夫妻的。所以,男女二人的五行稟賦愈相近,結合在一起的機緣也就愈大,佛學講前世姻緣,所謂"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我在多年研究中發現,男女結合,從命理學角度來看,第一是八字相似,第二是禍福相同,第三是子女同步,第四是年支同氣,第五是日干陰陽舒配得所。
何謂八字相似?
兩個人的八字中多有相同、相生、相合之字,即或是相克,如木多要金、土多要木、水多要土等,也能使五行達到互補,雙方各得其所。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連做普通朋友都處不來,至于談戀愛及廝守百年就更無從談起。
何謂禍福相同?
一個克夫再嫁的女命不可能和一個夫妻能白頭偕老的男命結合,一個大富大貴的男命也不可能娶一個貧賤不堪的女命為妻。所以從一個女命中看她的丈夫富貴貧賤到什么程度,她在找物件的時候,也一定能夠不自覺地按著自己八字中丈夫的富貴貧賤程度對號入座。在這一點上沒有什么懷疑,對不上號是不能入座的,這就是許多青年男女談戀愛不成的根本原因,既然明白此理,失戀后傷心勞神大可不必。生活中經常聽到許多女人埋怨自己的丈夫無能,不能發大財,其實她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窮困操勞的命,如果丈夫真的發了大財,她會因享不了的福氣而離婚或把她燒壞。這就是禍福不同不能成為夫妻的道理。
象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如九五年夏,一朋友將他外甥女及其物件的八字拿來要我合婚,我看了男方的八字后就直言不諱地說:"這是一個重婚再娶的命"。此友說:"他們現在鬧矛盾,正好告訴她黃了算了"。我說:"別急,先看看你外甥女的八字是不是二婚的命,如果是,沒準她們還真能成"。我看其女方的八字的確是克夫再嫁的命,但我沒說出來,只是一笑了之。后來聽此友說外甥女和物件黃了,一年后又聽說,此友的外甥女結婚了,物件還是原來黃的那個。他們所以結成夫妻,起碼是五行稟賦相近和禍福相同。由此可見,夫妻不但一生中宏觀禍福相同,流年禍福也相同,所以從丈夫的八字中看妻子或從妻子的八字中看丈夫都應該準確無誤。
何謂子女同步?
西方的科學家在探索男女結合的奧秘時提出了"性染色體論",我們東方人在四柱預測中看頭胎子女的性別,男女雙方的八字中頭胎子女的性別必須一致。或者說男女雙方要沒子女都沒子女,才能結合成夫妻。如果男女一方是終身沒有子女,而另一方是有子女的命或應在中年得子,那么他們在一方中年得子之前一定要離婚的。因為是夫妻子女就必須同步。
何謂年支同氣?
我們知道,地支三會的力量最大,因為它會的是一方之氣。"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以出生年同為一方之氣者,男女結合的概率也最大:如寅卯辰會東方木氣,虎兔龍結合的機緣就大于其它屬相;巳午未會南方火氣,蛇馬羊結合的機緣就大于其它屬相;申酉戌會西方金氣,猴雞狗結合的機緣就大于其它屬相;亥子丑會北方水氣,豬鼠牛結合的機緣就大于其它屬相。除此外我發現,男女生月相同者互相間也是很有緣份的。
何謂日干舒配得所?
日干五行相同,一陰一陽的組合男女結合的機緣最大,如甲日干逢乙日干,庚日干逢辛日干之類。其次是天干五合,如甲日干逢己日干,庚日干逢乙日干之類。再次則是比和或相生。
上面的五條合婚要則,實乃男女能結合到一起的奧秘所在,其如日月江河,行不可廢。天下所有夫妻的四柱都莫能逃乎此數。正應了孔夫子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話。一個人成年之后,在他(她)的靈魂深處時時刻刻都在不自覺地按著上面的五條合婚法則默默地尋覓著更適合自己的那一位。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文:李森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