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別人會招來什么惡果

字型: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這個給別人。比如,想發財,就要先把財給別人,這是布施;想長壽,就要先把生命給別人,這是放生;想開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給別人,這是法施……總之,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么,這些最后都會回到你身上,這就是因果規律。嫉妒別人,只能害了自己。

《遷善錄》中記載:

宋國的大夫蔣瑗有十個孩子:一個駝背,一個跛子,一個肢體萎縮,一個以腳殘疾,一個瘋癲,一個癡呆,一個聾子,一個瞎子,一個啞巴,一個死在監獄中。

公明子皋問:“你做了什么,為何禍至于此?”

蔣瑗說:“我平生沒有其他過惡,只是喜歡嫉妒。誰勝過我,我就嫉恨他;誰奉承我,我就喜歡他。聽到別人行善,我就懷疑他的用心;聽到別人造惡,我不經考察就盲目信任。見別人有所得,就感覺自己失去了什么;見別人有所失,就暗暗高興,好像自己有所得一樣。”

公明子皋聽后,禁不住嘆道:“你這種存心,將會招致滅門之災,惡報又豈止這些啊?”

如今不少人也像蔣瑗一樣,見不得別人好,看到人家擁有財富、受用、美名、地位,心里總是不平衡,老想著:“這個人倒霉該多好啊!”“哪天他人財兩空,被打回原形,那就大快人心了!”他們表面上笑瞇瞇的,讓人覺得和藹可親,但實際上心胸狹窄、口蜜腹劍,內心充滿了惡毒之水。如此惡意嫉妒別人,實際上是一種愚癡之舉。其實你想過沒有:你再怎么詛咒人家,也無法改變他福報的一絲一毫,反而只會讓自己在起心動念間,大大損耗積之不易的福德?

莎士比亞說過:“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的確,人一旦有了妒忌心,真的像是著了魔一樣,很多事情都不會去考慮。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白泰官,是當時八大武術家之一。他成親后因故離家多年,一直浪跡江湖。有一次回鄉途中,他恰巧遇到個小孩正對著一塊大石頭練功,掌到之處,火光四濺。

白泰宮心想:“我家鄉竟有這樣的小孩,現在武功就如此了得,長大后肯定超過我。”在強烈嫉妒心的驅使下,他竟一掌把孩子打死了。

在斷氣之前,孩子只說了一句:“我爹爹白泰宮一定會找你報仇!”白泰宮一聽,如五雷轟頂,方知殺的是自己兒子,但悔之晚矣。

古大德曾說,人分三種:下等者,見別人快樂,心生嫉妒;中等者,自己受苦時,只想自己盡快解脫;上等者,見他人快樂,自己就快樂,見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

捫心自問,你屬于哪一種呢?

源自:玄燈師傅名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