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習俗:破衣服不丟會破財嗎?

字型:

習俗的定義是傳承下來的民間會去執行的習慣和做法。絕不是某個文章借用“老人說...”就可以扯淡的亂說的。如“破衣服不丟掉會破財”的愚蠢說法居然被某個磚家給制造出來。很顯然,這個磚家并沒有對習俗有深刻的了解,只是將他自以為是的觀點放到習俗里面。這種習慣和陳鵬解夢之前遇到一些磚家類似,他們喜歡把身邊人的習慣套入其所屬的血型或星座,來個以一概全,大而統之的做法是一樣的。

​中國從秦朝開始就基本被儒家思想所領導,儒家思想里的很多內容被轉化成為習俗,也就是民間的日常做法和習慣。比如勤儉持家,儉以養德。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持家,儉以養德”這里說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儉就是節儉之意。而以節儉為榮的中華民族,豈會有“破衣服不丟掉會破財”的無知習俗呢?

實際上,“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待衣之道一直是過去民間對節儉的一種描述。陳鵬解夢是70后,經歷了滿大街的人穿著帶有補丁衣服的時代。那時候的富人,也不可能隨意拋棄破掉的衣服,而是縫縫補補,小補丁不在意,補丁多的穿里面。

在中國古代,以節儉為榮的皇帝也不少,如漢文帝劉恒。文帝登基后,并沒有像有些突然中大獎的人那般。并未得意忘形,失去初心。他志向遠大,以身作則,躬行節儉,勵精圖治,終于開創了永為后世史家稱美的“文景之治”。史載漢文帝本人是非常樸素,甚至樸素得有些過分的。文帝經常穿著打著補丁的龍袍,曾經穿著草鞋上朝;他的妻妾們,文帝也不允許她們穿得太過華麗。清朝的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他也倡導節儉,經常穿補丁衣服。在他死后,朝廷給他上的那個長達20幾個字的謚號,其中就有“儉”之一字。

帝王尚且以節儉為一種美德,豈會有“破衣服不丟掉會破財”的觀點呢?

當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基本上也不需要穿帶有補丁的衣服了,但硬扯“破衣服不丟掉會破財”的磚家,你真是無知到家了!不信問問你的父親輩,祖輩他們。

再看看以破洞褲子破洞衣服為時尚的諸多名人,他們的財會少嗎?

文:陳鵬解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