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為何稱為“鬼節”

字型:

農曆的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或“鬼節”。傳說該日地府會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然而,為何把中元節稱為“鬼節”呢?“鬼節”又有哪些禁忌呢?恐怕很多朋友就不是那么清楚了。請看鄭博士給朋友們所做的解說,供大家參考。

中元節,即盂蘭盆節通常是在農曆的七月十四或者十五這一天,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中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認為這個月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們在中元節這天晚上除了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奠鬼神。

中元節包容的節俗比較復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可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也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奠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后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預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于此,推而廣之,要求空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一天則成為民間祭奠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節。

七月十五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重厲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后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布田: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著五谷豐登。

水旱燈: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施歌兒: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與中元: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彩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里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里。

所以,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的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艷服和鬼眾們共度佳節,并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愿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在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世界各地的華人界時都將舉辦祭奠、參佛、凈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跟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最后,鄭博士尤其說說“鬼節”的相關禁忌: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盡可能地避免出門。若碰到鬼壓身、鬼打墻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一切注意力,睜開眼睛。

源自:鄭博士部落格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