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的來歷

字型:

鬼節源于釋迦穆尼佛的大弟子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品入口,即化為炎火,饑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終于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正受一群餓鬼的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于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使其受餓的母親終于得到了食品。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大家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重厲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后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中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以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提示:鬼節這天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