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交好運,這“三不四要”保你順遂安康!
字型:
龍舟行,艾懸梁,仲夏至,粽葉香。不知不覺間,那百味陳雜的濃情端午又到了。每逢端午,父母們就會張羅著包粽子、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祭屈原……既讓我們記住了美味的粽子,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然,提上幾盒粽子,攜著小輩,去父母娘家過端午也是必備活動,互道一聲“端午安康”,是祝福,也是對好運的祈盼。
端午要安康,不要“快樂”
相信這里肯定有細心的朋友發現了,祝福語為什么不是“端午快樂”而是“端午安康”呢?對于我們這些嚼文嚼字的中國人而言,小小兩個字的轉變,也能蘊含非常深刻的道理。
相信99%的中國人都知道“屈原投江”的故事,愛國大詩人屈原報國無望萬念俱灰投入汩羅江中自盡,百姓聽聞都紛紛來到江上打撈屈原大夫的尸體,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啃食屈原大夫的肉身,他們還把家里的鴨蛋和粽子投入江中,喂飽魚蝦。這也是后來劃龍舟、吃咸鴨蛋和粽子習俗的由來。這么一個沉重的節日,用“快樂”來進行問候當然是相當不妥的。
那為什么要說“安康”呢?這就得追溯到幾千年以前了。
那時候的端午可不像現在是個令人開心的“法定節假日”,而是古人眼中談之色變的“毒日”,在這個月份蜈蚣、蛇、蟾蜍等毒蟲都已經從冬眠中蘇醒,開始活躍起來,喝雄黃酒、掛艾草的目的正是為了驅逐這些毒物。
同時,這個月份也是古代面板病多發的時節,早年間,古人會在端午這個日子采摘蘭草,熬成蘭草湯進行沐浴,祛病防疫。所以端午不僅是紀念偉大先人的重要日子,同時也是防災抗疫的重要節點,問候一聲“安康”是十分恰當的哦!
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吃飯,不要生病。你身體健康,家人才安康!
端午三大禁忌,如何迎來好運勢?
端午節是古代忌諱較多的一天,正所謂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總有一些習俗經歷了歷史的見證,寧可信有不可信無。
- 端午是祭祀先人的節日,一切喜事類活動都不適宜在今天進行,如開工、搬家、婚嫁等; 端午這天想要迎來好運勢的最好辦法,就是回家與家人團聚,喝上幾杯雄黃酒,聊聊家里長短,壞運氣在無形間便煙消云散了。
- 端午節不宜佩戴各類珠寶,如寶石、玉石、金器等;在古代這類物品也被稱為禮器,是王權的象征。紅色與紫色的更不能帶,紅色在祭祀中是對祖先的大不敬;而紫色是非常尊貴的顏色,乃帝王之色,能夠震懾四方,故有“紫氣東來”的說法。所以,我們祭祀自己的祖先時,可不能如此“高姿態”。
- 端午節這天不宜殺生與見血。在古代,五月也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很多傳染病都是通過血液傳播,古人發現這點后就開始相互告誡預防,久而久之也形成了端午不能殺生與見血的習俗,所以一些習俗并不是沒有道理的,算是古人基于經驗的歷史傳承吧。
端午節如何交好運?
說了這么多端午節的忌諱,那如何才能交好運呢?
一、吃粽子,寓意“中子”
端午節吃粽子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粽子與“中子”諧音,既蘊含著“喜得貴子”的意思,同時也有著“一矢中的”也就是“高中”之意,提升學業考運。
二、插艾草,驅瘴化煞
中國自古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插柳是寓意“留”,具有緬懷先人的含義;而插艾看重的是它的藥用價值,因為艾草具有驅逐蚊蟲、凈化空氣的功效,所以古人通過門前插艾的方式保持屋內衛生,從而起到祛病化煞的作用。
三、戴香包,驅邪避瘟
端午有佩戴香包的傳統習俗,香包主要原料有:雄黃、艾葉、辛夷等中草藥制作而成,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辟穢悅神等功效。
四、栓五色絲繩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或者在端午節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便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文:紫微黃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