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一)——任何人都可以輕松讀懂易經
字型:
圖片源自視訊截圖
我從1984年開始學習易經,經過了20年的時間,并沒有徹底弄清楚易經的卦辭和爻辭在說什么?我想,在孔子時代,周易已經是當時的古文了,經過秦火之劫,到了西漢經學家解讀易經已是眾說紛紜。南宋的經學大師朱熹也說易經古澀難懂,所以我覺著自己學周易20年不懂其意是很正常的。
學不懂周易,用周易占卜還是可以的。于是20年間研究術數之學,用于實戰,常有證驗。這樣以來對周易古經和易傳便光顧的少了。直到近年,當我重新閱讀易經時,豁然發現:易經是很容易讀懂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輕松地讀懂易經。
歷代學人之所以讀不懂易經,是由于不知易經之根本,而被庸俗的易學家們誤導的結果。古時侯人誤導得淺,今人誤導得深。易經與佛法儒家道家一樣,有正法時、像法時、末法時,從經典文化誕生的軸心時代開始,在2500年的連續中,經典解讀智慧呈現退化趨勢。這是為什么呢?對國人來講,進化論是科學,人類是不中斷進化的,經典文化怎么會有退化現象呢?人類的一切智慧都是人的大腦創造的。大腦有左腦和右腦之分。左腦主管語言、數學、邏輯、理性,右腦主管印象、直覺、儲存、感性。就像一個人童年時右腦發達,成年后左腦發達一樣,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在其童年時代以右腦文化為主,在其成年時代以左腦文化為主。所以人類的發展有兩條線:左腦進化,右腦退化。
那么,易經的根本是什么?易經的根本是象數。象數的根本是類象。象數是根本,理占是花果。象為根,數為本,理為花,占為果。象是右腦的德能,數理是左腦的德能,占又是右腦的德能。易經智慧從右腦開始,轉到左腦規畫,最后又回歸右腦。世界人類的發展是同步的。在2500年前的世界文化軸心時代,隨著人類左腦的進化,左腦終于以數理邏輯處理來自右腦的資訊,左右腦于是達到了一個平衡和相濟,佛家稱之為“定慧等持”,于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到來了!那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
這時期人類歷史上產生了令人驚奇的事件:在中國諸子百家時期也就是公元前6世紀前后的幾百年,最偉大的哲人幾乎同時出現在大家這個地球上。我可以舉例說說他們的年齡對照。孔子只比釋迦牟尼小14歲;孔子去世后10年,蘇格拉底誕生;墨子比蘇格拉底小1歲,比德謨克利特大8歲;孟子比亞里斯多德大6歲;莊子比亞里斯多德小15歲;阿基米德比韓非子大7歲。波斯的精神開山祖師瑣羅亞斯德去世的那一年正好孔子出生。這個年齡對照表說明,他們確實是一起來到世間的同代人,同樣是開天劈地的精神高峰。似乎是約好了,要在那個時候一起呈現人類的共同成熟,甚至是同步成熟。他們還有分工,各自顯出不同的重點。希臘哲人在愛琴海邊上思考著人和物的關系,印度哲人在恒河邊上思考著人與神的關系,而中國哲人則在黃河邊上思考著人與人、人與天的關系。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以為,在公元前數百年的軸心期時代,人類至今賴以自我意識的世界幾大文化模式(中國、印度、西方)大致同時確立起來,從此,“人類一直靠軸心時期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奔騰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軸心期潛力的蘇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回歸,或者說復興,總是提供了精神的動力。”
右腦是先天腦,生命腦。老子說的“返先天”、“復歸于嬰兒”,孔子說的“易無思也無為也感而遂通”都指的是的右腦智慧。每個民族的上古歷史都是神話語言,神話類似于童話,二者都是右腦化的語言。山海經、歸藏易、舊約圣經都是如此。不要以為用神話敘述的歷史就不是信史,神話語言只是表述方式。現代人寫的歷史和傳記有用辯證唯物主義表述方式的,也常被國外的專家使用,所以表述方式的不同并不能否定信史的定位。
于是解讀易經就很容易了,你只要把你孩童時期的思維找回來就可以了。右腦思維是先天具有的,所以右腦也叫動物腦,現代生物學發現有些鳥類遷徙竟用天空的星座導航,所以千萬不要以現代人的思維去揣度古時侯人的思維,古時侯人觀星象的本事比大家高,古時侯人直覺思維形象思維比大家高。 顧炎武 《日知錄》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民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于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昆裔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我1991年大學畢業后先是在山區搞農田水利,閑暇時間為老鄉子女推八字,以前家里窮沒有鐘表,老鄉往往是說孩子出生時參宿在正南,或參宿在西南云云,可見在知識落后的地區人們還保持著觀星象的習慣。所以易經的解讀不受知識的限制,易經的受用是無條件的,你只要開啟右腦就可以了,大家的左腦已經很發達了,大家天天在用左腦。解讀易經,只有少用左腦,少用腦筋,少用知識,簡單說你只要識字就可以了。老子《道德經》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學,即是左腦的學習;為道,即是易經的學習。對于左腦太發達,理性思維太活躍的知識分子,必然是易經學者的落后生。
象數是義理的根本。義理是象數的花果。如何讓易經這個智慧大樹恢復其強大的生命力呢?是發揮其義理呢?還是弘揚其象數呢?當然只有澆灌樹根才能使大樹恢復其生命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云:“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義理是偉大的,華嚴經把佛菩薩比喻為花果,把眾生比喻為樹根。佛菩薩的逐日的工作生活皆以大悲水澆灌饒益眾生。左腦的智慧來源在右腦。有道才有理,所說道理。假如翦滅象數,專治義理,必然根枯花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解讀易經的法門
這個法門就是天底下一本最小的解卦小詞典,就是出自孔子《易傳》之《說卦傳》,總共不到700字,而且不需要你刻意記住,你只需查閱即可,用過以后你就曉得,這個解卦小詞典不需要記憶就自然領會了。
解卦小詞典
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奼女。
- 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于地也為黑。
-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專,為大途,為宗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其于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為的顙。其于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于人也,為寡發,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其于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于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于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于木也,為堅多心。
-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其于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其于木也,為科上槁。
- 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為閽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其于木也,為堅多節。
- 兌為澤,為奼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于地也,為剛鹵。為妾,為羊。
就是這個《說卦傳》解易小詞典,往往被某些所說易學義理派教授們呵斥為“古時侯人為占筮迷信活動而摻加的穿鑿附會之詞”。莊子曰:“道在屎溺”,信哉!除了把握以上《說卦傳》卦象詞典外,解讀易經還需要把握爻象規律,爻象規律比卦象更簡單:陰爻為柔,陽爻為剛,然后是中、正、應、乘。這個大家在解讀中與大家分享。
在解讀易經的正文部分,我與大家一塊解經。在解讀易經過程中,你會感覺非常快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是越學越多,越學越生,所以稱“學生”,學習知識是枯燥乏味的;而解易是為道,越解負擔就越減輕,所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文:李守力
所屬專題:《為大眾解讀易經》(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