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玉雕吉祥魚,你知道有哪些嗎?
字型:
逢年過節,中國人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道菜,那就是——魚。
魚是古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的食物之一,也因此被人們視為祥瑞之物。春秋時,孔丘得子,有人贈鯉魚一雙為賀,孔子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件很吉祥的事情,為此甚至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孟子,則將魚與熊掌視為最高貴的美食,并留下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的文字,足見魚在當時的身價。到了唐朝,因為“李”和“鯉”同音,更是讓魚一下成為了國魚,正式成為了一個吉祥物。
當然了,這些魚也被玉雕師雕刻進了和田美玉上,以玉載魚,以魚寓理,訴說一個又一個關于魚的歷史典故,還用玉塑造了一條最有權勢的魚——玉魚符。
玉魚符
程大昌《演繁露魚袋》中說:“《六典》符寶即載隨身魚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銀,佩以為飾。”只有太子才可以用玉制的魚符,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此外還有一條幸福魚——那條被楊貴妃口含納涼的玉魚,畢竟能如此貼近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這條魚可謂達到了魚生巔峰~~~~
魚和“余”同音,因此就有了年年有魚,年年有余,連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也正因為如此,吉祥魚常見于玉雕之中。玉雕中的魚有很多品種,有鯉魚、鰱魚、鯰魚、鱖魚,當然還少不了金魚。
玉雕魚種類
鱖魚:鱖魚是玉雕題材中較為常見的魚類,因"鱖"與"貴"諧音,所以鱖魚多用來表達富貴有余的含義。另外,因為在淡水魚中鱖魚屬于肉食性魚類,只吃活魚,是水族中的王者,所以鱖魚也象征著貴族和王者風范。
鰱魚:鰱魚,又作白鰱,是一種中國養殖量很大的淡水魚,鰱與連諧音,魚與余諧音,則是“連年有余”的意思,寓意五谷豐登、生活富裕。鰱魚是鯉型目的,游動的時候身體左右擺動,古人認為這叫“如魚得水”,佩戴和田玉鰱魚暗示在生活中幸福美滿,工作時高升得意。
鯰魚:鯰魚可喻“長壽有魚”,長長的鯰魚諧音“長年”,有長壽大貴之意。鯰魚之色,背部多為黑色,魚肚為白色,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象征著陰陽,有扭轉乾坤,吉祥如意的寓意。此外,鯰魚還有一個效應,就是鯰魚在攪動時,能啟用小魚的求生能力,帶活死氣沉沉的氛圍,所以鯰魚還寓意著活力和意志力,佩戴鯰魚可以增強一個人動力,繼而更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鯉魚:明代,人們開始對"鯉魚"情有獨鐘。這也許與當時的科舉制度有關。鯉魚,又稱龍魚,民俗以為,鯉魚若能躍過龍門,便能一舉成龍。望子成龍,也正是因此而來。玉雕作品中,最常見的就是鯉魚了。鯉魚在民間有吉祥的象征意義。過去,人們相信鯉魚是一種有靈性的魚類,是流傳最廣的吉祥物。“鯉魚躍龍門”的美好傳說使人們在鯉魚身上寄托望子成龍的期盼。
金魚:金魚起源于中國,也稱“金鯽魚”,是由鯽魚進化而成的觀賞魚類。金魚可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觀賞魚類,一直為人們喜愛。金魚諧音為“金玉”,因此有著“金玉滿堂”這樣富足、美好的寓意。此外,中國古代常以"金"喻女孩,以"玉"喻男孩,"金玉滿堂"還有兒女滿堂、子嗣豐盈之意。玉雕作品中的金魚也就取其以上吉祥寓意,深受人們喜愛。
玉雕魚寓意
魚躍龍門
魚化龍就是我們常說的“鯉魚躍龍門”,它來自民間傳說。據《辛氏三秦記》載:“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當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說得就是黃河中的鯉魚,在暮春時逆流而上,如果能越過龍門,就能變成真正的龍。
但成龍談何容易,不止是逆流,還要要經過那驚濤巨浪,看似輕松的縱身一躍,也是數年的積累。所以后來大家多用魚化龍來形容幸運和高升,如:
《封氏聞見記》中有“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琵琶記·南浦囑別》中也說“但愿得魚化龍,青云直上”。在玉雕中常見的魚化龍,多是雕刻轉變形態時。普通的鯉魚歷盡困難,奮力越過龍門,此時,魚的頭已變成了龍頭,但還有一半身體在門外,正是魚身!只要全過,便是成仙真龍,真是驚險萬分。
多子多福
在浙東一代,有這么一個有關魚的婚俗。新媳婦下花轎時,隨手把一些銅錢撒在地上,銅錢俗稱銅子,新媳婦撒它換作“鯉魚撒子”,說是鯉魚產的卵子多,意味著繁殖能力強,子孫滿堂。而吃過魚的人都知道,母魚肚子里有很多很多的魚籽,所以迎合了中國傳統多子多福、人丁旺盛的幸福生活期盼。魚兒離不開水的自然想象,又是魚水之歡的情感表達,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愛、伉儷美滿的情意。
生活和諧
生活在水中的小魚兒,無憂無慮,很少遇到阻礙和坎坷。人們在形容某個人生活、事業順利的時候,會說這個人活得“如魚得水”。因此玉雕魚還寓意著生活和諧、順利,沒有煩惱和憂愁。
連年有余,生活富足
很多玉雕會將魚和蓮葉結合在一起雕刻,魚跟“余”諧音,蓮蓬多子,有富裕的意思在里面,再加上蓮諧音“連”,因此魚寓意連年有余、生活富裕。
圖文源自:每天學點旺運風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