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夔

字型:

夔[kuí],又稱雷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條腿的怪物,形象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史料記載

《黃帝內經》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制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后,帶兵與蚩尤大戰于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后,即令軍士以雷獸之骨,大擊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時鼓聲大作,只見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喊殺沖宵漢,蚩尤兵卒神魂顛倒,沖殺無門,敗倒如山。“蚩尤銅頭啖石”,即把石頭當飯食,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爾后,黃帝又誅榆罔于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經過這場大血戰,天下始得大定。 

與夔有關的傳說

在《山海經·大荒經》中有一段記載,說沿著東海一路向東,入海七千里有座山,名流波山。這座山上有一種怪獸,長得像牛,但只有一只腿(一只腳,走路是用蹦的嗎?好奇),渾身青色,頭上沒有角。只要它一進水,必然是狂風大作,風雨交加。這種怪獸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轟隆隆響天動地,身上發出的光像日月一樣明亮。

但是再厲害,夔也只是一種獸,最終還是被馴服了。馴服它的就是神農氏。神農氏原本就是神族,天生神力。當他第一次見到這只巨獸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長相如此奇怪,看起來就不太好對付啊!但是越是難以征服的征服,就越是想要征服,于是就開打了。一神一獸周旋了很久,最終夔牛還是被馴服了。從那以后,神農耕田種地就輕松很多。

傳說天下只有三只夔,在黃帝與蚩尤大戰,為了振奮軍心,黃帝就派人捉來一只(就是神農傳下來的那只),剝了皮做成了戰鼓,剔了骨做成了鼓槌,這面鼓稱為天鼓,聽說一擊聲震500余里。黃帝部落的將士聽到鼓聲之后群情激奮,奮勇無比,而蚩尤的部落則聞風喪膽。

到了商周時期,夔的形象有點變化,傳說是一種像龍一樣的動物,大概是因為它只有一條腿,長得有點像爬行動物的原因吧。后來秦始皇想要一統天下,于是他想到了黃帝,他也想效仿往日黃帝用天鼓振奮士氣,然后就可以征服六國,踏平天下,一統華夏。于是他也派人捉來了一只夔,但是,效果好像和他想得不太一樣,好像有點天差地別?于是不免大失所望。

這樣來看,自秦始皇之后,天下的夔就只剩下一只了,但是它在哪里呢?一直不知所蹤。不知道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不會能見到這世間僅存的那一只夔!

后世影響

紋飾

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采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夔龍紋是傳統裝飾紋樣,常見于古鐘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鎮瓷器上。最近屢次上熱搜的三星堆考古發掘,剛出土的方口銅樽也有類似夔龍紋的紋飾,有力的證明了三星堆文化和殷商中原文化的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小說

  1. 《神獸》中的巨獸之一,為二階神獸,比犀牛要好,但次于玄武。除去巨獸,游戲里還有魔獸、靈獸、仙獸和武獸。
  2. 《誅仙》中的亙古兇獸之一,被鬼王以伏龍鼎所擒,伏龍鼎要以四個亙古兇獸獻祭四靈血陣。
  3. 小說中所用的四兇獸之一,其他三兇獸分別為: 黃鳥, 燭龍, 饕餮。
  4. 《搜神記》中的神獸之一,被神農使者拓拔野所馴,被黃帝私生子所殺,皮制鼓,提升士氣,后被拓跋奪回。
  5. 《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中的海底神獸之一,在咕嚕灣以及龍綃宮中都曾出現。夔牛族長延枚化身為人,與人類的結義大哥向天笑制造淪波舟,幫助百里屠蘇等人成功到達祖洲,尋得仙芝。

史書記載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二》,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于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 六帖》:“夔,一足,踔而行。”

《 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

《繹史》卷5引《黃帝內傳》 :“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

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引《廣成子傳》:“蚩尤銅頭啖石,飛空走險。以馗(夔)牛皮為鼓,九擊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源自網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