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三寶”精氣神究竟指啥?攸關健康

字型:

中醫判斷人體健康與否,不外乎評估“精、氣、神”三方面,中醫稱為“三寶”,人體的健康或疾病,都和精氣神密切相關。那么,精氣神究竟指什么呢?

1、精

精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能力的物質基礎。中醫將精歸于腎臟,《內經》有言:“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精是生命的基礎,故稱腎為“先天”,出生以后靠飲食來給養,這是脾胃的作用,故稱脾胃為“后天”,臨癥上認為先天不足,可用后天來調養。

中醫認為廣義的精,就是指人體的精氣。《內經》說:“精氣奪則虛。”“精氣竭絕,形體毀沮。”在疾病方面,如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嘗富后貧,名曰失精”等,也有單指一種物質的,如:“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

狹義的精,對于體力有密切影響,患有遺精的人多呈腰酸、背痛、足軟、腿弱的現象;嚴重者氣短、神疲力乏、肌膚不潤澤、耳鳴、目無精光、不能久立,稱做“精極”。由于腎主藏精,通常對上述癥狀稱為腎虧,以補腎為主。

2、氣

中醫學認為氣和血并重,也是血的統帥。所謂“氣”,如元氣、真氣、精氣,都是指人體內氣血和其他物質和能力,名稱雖相異實為一種。另有陽氣、陰氣,是從元氣內分別兩大作用,說明一種能保衛體表,另一種能保持精力不虧耗,也叫真陽、真陰。此外,還有宗氣、中氣,是指元氣中有一部分屬于上焦肺,另一部分屬于中焦脾胃,亦稱肺氣。

氣血的氣,有些代表能力,有些代表物質,故有“氣屬無形、血為有形”的說法。血是物質,氣也應該是物質,血液循行脈內全身受其營養,氣能改善血液功能,并幫助血液正常執行,二者是構成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因素。《內經》說:“血主濡之,氣主煦之。”說明二者不可分離。

如果氣受到心理、環境等刺激,包括情志方面的喜、怒、哀、樂,氣候冷、熱,和工作的勞逸等,都會影響到血。故“氣為血帥”,“百病皆生于氣”。

至于血液的作用,《內經》有言:“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說明全身都靠血液營養。在生理方面指出:“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凡心臟衰弱或血虧,循行失調者,會出現心悸、驚惕、脈來歇止的現象;當精神過度刺激時,影響“肝藏血”,容易引起吐衄;在脾臟功能發生病變時,也會失去統攝作用,產生便血和婦女月經過多及崩漏等癥。

治療上常用和血、養血和引血歸經的方法,大多針對心、肝、脾三臟。如果對于虛損癥采用治療心、肝、脾的方法不能收效時,又將目標移轉到腎,著重“先天”,如《圣濟總錄》說:“嗜欲不節,勞傷腎氣,精血耗竭,臟腑虛損,血氣不能充養。”

血液寒則凝滯,熱則妄行,所謂寒、熱包括外界的寒邪、熱邪,飲食的寒涼、辛熱,和體質的偏寒、偏熱、肝火偏旺等。因此,血病主要分為瘀血和出血,也與氣有密切相關。血虛的原因多起于疲勞過度、創傷出血過多、病后、婦人產后等,若已成為血虛證時,就須從心、肝、脾三臟一起治療,必要時進一步從腎臟來治療。

3、神

人體各組織都是有形的,還有一個進階的、無形的一種能力在主持活動,稱為“神”。如果神能充旺,內臟和形體就活潑,若神一渙散,一切就不起作用了。

神在內臟方面的活動,《難經》說:“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中醫所說的魂、魄、意、志等是用來區別各臟器的活動現象,名稱雖不同,總的說來就是一個神。

因為心臟統率內臟,故一般以心臟的神來概括其它四臟的神,且彼此之間密切相關。《內經》有言:“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此一系列的思想意識活動,都是神在起作用。

當神發生病變時,就會產生胸膈煩悶、兩脅不舒、手足無力、狂妄不識人、記憶力衰退、精神不能自主、腰脊酸痛不能俯仰轉側等癥狀。成方中如朱砂安神丸、琥珀定志丸等,都是治療這種病癥的。

要注意的是,神不是空洞的,需要物質來營養,《內經》說:“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就是說在治療神病時候,不能單靠安神定志,必須結合養血、補氣等方法。

氣生于精,精化為氣,精氣充盛,神自活躍,相反而言,神不充旺則精氣不足,但神若活動過度,也會影響精氣,導致形體衰弱。因此在養生和治療方面,三者又須兼顧。

源自:看中國(原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