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的來歷、種類及內涵
字型:
太極圖,眾所周知是中國道家的符號,也被稱為“中華第一圖”。人們廣泛知道的太極圖形狀,像是陰陽兩條魚互相糾在一起。白魚示為陽,黑魚示為陰。白魚中間一個黑眼,黑魚中的一個白眼睛,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萬物負陰抱陽,陰陽平衡才能育化萬事萬物。由于整個宇宙在運動著,所以太極也在強健地執行不息。
太極圖的來歷
太極圖起源何時?最早由何人之手繪制?學界對此各持己見,難有定論。最常見的有四種說法:
- 太極圖起源于遠古,由伏羲根據河圖和洛書圖研創的簡易圖,這種說法在古代典籍中有廣泛記載。
- 太極圖起源于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輪紋、漩渦紋、魚紋等。
- 太極圖起源于東漢魏伯陽所作的《周易參同契》。
- 太極圖為宋朝前后的大師如北宋周敦頤、五代宋初的陳摶、宋元之際的佛徒壽涯等人所繪。
實際上,在公元前四世紀,在凱爾特藝術中就出現了和太極圖相似的圖案。在羅馬帝國軍服的徽章中也出現了與太極圖幾乎完全一致的圖案,只是顏色不一樣。在東歐烏克蘭發現的史前文化特里波耶文明中,也出現了大量的太極圖,和中國的太極圖案幾乎一模一樣。
公元前四世紀的凱爾特金飾上的太極圖
西羅馬帝國步兵的盾徽上的太極圖
西羅馬帝國的盾徽
太極圖是對陰陽學說的完美詮釋,人們對太極圖詮釋歷史的溯源常常追溯到《易經·系辭》。一般認為,“太極”一詞最早見于《易傳•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其意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里的兩面。而它們之間卻既互相對立斗爭又相互資生依存,這即是物質世界的一般規律,是眾多事物的綱領和由來,也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
太極圖的種類
后世所繪太極圖種類有很多,如:
1、天地自然河圖
明朝初年趙㧑謙在《六書本義》中首次公布了陰陽魚圖,命名為“天地自然河圖”,據他稱是蔡元定得自蜀山,秘而不傳,然后被他發現了。由于周氏太極圖和黑白點河圖已經成為官方圖樣,因此不能叫太極圖或河圖,只能命名為天地自然河圖。
2、太極先天圖
在宋人張行成的《翼玄》中,載有一張陰陽相含圖,就叫“先天圖”而不叫“太極圖”,它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陰陽魚太極圖”。
3、北宋周敦頤的周氏太極圖
此圖為北宋周敦實(后為避英宗諱改名曰敦頤)所著《太極圖易說》中的《太極圖》。因周敦頤歷來被稱為“理學開山”,所以當今多數學者皆稱為《周氏太極圖》。
4、明朝來知德的來氏太極圖
來氏太極圖,明來知德易學圖式。其圖白者為陽儀,黑者為陰儀。黑白二路,表陽極生陰,陰極生陽。說明氣機生生不息、迴圈不絕之理。
5、明張景岳制作的景岳太極圖
明張景岳制,用于概括宇宙陰陽變化之理。其內圈左黑右白,二黑左白右黑,外圈全白,以示陰陽迴圈,生生不息之意。張景岳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注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般認為此圖從立論到作圖,均源于周敦頤太極圖。
6、明朝左輔制作的左輔太極圖
左輔太極后圖,明左輔制。見于其著《涇川文集•太極后圖》。左輔在其《太極后圖說》中認為,周氏“太極一圖,別立于陰陽五行男女萬物之上,則有異乎形而上下之謂焉。此其圖之所以不盡意也。”故“竊取夫子之意而發揮于周子之圖”,乃作太極后圖。其圖包含陰陽、四時、五行內容。將四時一分為二,八個節氣配屬四正四維八卦,中有由立夏到立冬之間的太極圖曲線。其太極一分為二的分界線已經不是子午線,而是戊己連線,且呈曲線形式,揭示了立夏與立冬二節的運動變化規律。曲線兩邊各有一條狹窄的曲線表示陰中有陽和陽中有陰。另外,《太極后圖說》雖言“后天卦位”,圖中實為先天伏羲八卦序位。
6、清朝胡煦所制的迴圈太極圖
清胡煦所制太極圖式。圖見《周易函書約存》。本于明來知德太極圖。胡氏認為此圖與河圖及先天八卦相似,均體現迴圈不息之機。
河圖之象,一奇生于北內,三奇長于東內,然后七奇出于南外,九奇盡于西外。二偶生于南內,四偶長于西內,然后六偶出于北外,八偶盡于東外。傳統以為先天八卦圖乃則河圖而畫,除坎、離為交接之際外,其震之一陽生于坤內,即一奇生于北內;兌之二陽盛于東內,即三奇之長于東內;乾之三陽,極盛而外出,即七奇之極盛而外出。其巽之二陽消于外,艮之一陽盡于外,即九奇之盡于外。其巽之一陰,生于乾內,即二偶之生于南內;艮之二陰,盛于西內,即四偶之生南內;艮之二陰,極盛而外出,即六偶之極盛而外出。其震之二陰消于外,兌之一陰盡于外,即八偶之盡于外。先天八卦圖上下盛衰、內外始終之方位,與河圖相似。說明河圖先天八卦原本具有迴圈之義。
此圖內外三分,則可以配三畫之卦;內外六分,則可以配六畫之卦。陽之初生,必在子中,及返而就消,即在子初;陰之初生,必在午中,返而就消,即在午初,既分位不移,以定其上下之體;陰陽之生,皆必在內,及盛而就消,乃始外出。與八卦、六十四卦橫圖、方圖相合。震、巽居中,兌、艮居外,體現《周易?彖》自內為來、以外為往之義;乾雖位上,而始終必交至于坤,坤雖位下,而始終必交至于乾,以定其下交上躋之理;陰雖極盛,必不離陽,陽雖極盛,必不離陰;以陰終陰始,即在純陽極盛之時,陽終陽始,即在純陰極盛之時,以定其兩相依附、根陰根陽之理;陰陽皆旋始而旋終,均體現流行不息之用;又純乾純坤,分位所得,只于六爻以合于周天三百六十,為六十卦所得前三后三之數;陽進則陰退,陰進則陽退,以別其更迭著作之體;陽多則陰少,陰多則陽少,以辨其分位各得之宜;陽有進退,陰無進退,以別其行止動靜之節;虛其中間以為天心,使人知卦爻所起,以象其肆應不窮之妙。此圖蘊含河圖與先天八卦的精義。
太極圖的含義
太極圖是研究周學原理的一張重要的圖象。太有至的意思;極有極限之義,就是至于極限,無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極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時空極限,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圓周和空間,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無,以上是太極二字的含義。
太極圖主要體現觀點有三點:
- 第一就是陰陽本是一,白為陽,黑為陰,把陰陽畫到一個圓內,這是陰陽為一;
- 第二就是陰陽互化的特點,由一點點的小陽發展到陽極的時候,一個小陰生出來,同理太極圖的另一面,一個小點點的陰,發展到陰極的時候,一個小陽生出來了;
- 第三陰陽互為能量,我們這個宇宙是個能量的世界,陰陽互相轉換需要能量的概念,沒有能量這個世界就是一潭死水了,也就沒有了宇宙萬象與山川河流,沒有了生命。
孔子認為“太極”不僅是宇宙之“本”,也是宇宙演變之大道。宇宙之“本”執行,使陰陽相分并產生天地兩儀。陰陽不斷相分,便產生春、夏、秋、冬四象與宇宙萬物。《老子•四十二章》也同樣表達了一元論與變化論的“太極”哲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太極是“一”,是宇宙萬物之根;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運動與發展是太極之真性。
與孔子不同的是,老子參透了太極法則中的矛盾論與和諧論。太極之“道”天然包含著對立的陰陽兩面,但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與矛盾運動最終成就了宇宙新的和諧體。后世人們據老子、孔子的太極哲思而圖解太極圖,并逐漸推演出成熟的太極觀念。
三國的魏孟康以“太極元氣,含三為一”解釋太極圖。“三”指陰陽魚太極圖中的白、黑及白黑的分界線。“含三為一”的字面意義是指白、黑及其分界線都包含在太極圖的大圓圈內。實際上,后人認為“含三為一”既指事物由正、反、合三者組成的矛盾整體結構,也指天、地、人“三極”合一的宇宙結構。魏孟康之說既繼承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太極思想,同時也將前人的太極觀念從宇宙萬物鏈結至社會人生。
到了宋代,儒學大師以人學視角解讀太極圖,把太極法則設定為人的一切行為的標準,從而把“太極”學說發展為“人極”學說。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如是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該文承繼了前人太極學說中的一元論、發展觀、矛盾論與和諧論等思想,但特別強調人作為萬物之靈對太極之道的參悟,并提出“立人極”即樹立“中正仁義”的做人標準。周敦頤的人學解讀思路影響了后人對太極圖的詮釋。北宋邵雍,南宋胡宏、陸九淵,乃至清代的戴震都從太極圖中闡釋了以人為萬物之秀,以人為天地之心的思想。
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實質的內容。按易學的觀點,有形的東西來自于無形,所以無極而太極。太極這個實體是健運不息的,即宇宙在運動,動則產生陽氣,動到一定程度,變出現相對靜止,靜則產生陰氣,如此一動一靜,陰陽之氣互為其根,運轉于無窮。
太極圖雖簡單明了,一個圓圈、一條曲線、兩個圓點,兩條黑白魚圖形,但經過歷代的圖解與詮釋,它構成了一個涵義豐富深邃的龐大的“太極哲學”體系。這個哲學體系的關鍵詞就是陰陽。陰陽既蘊含著形而上的宇宙之道與天人之際的大法則,也包括形而下的人生法則。
其中“太極和”辯證法是太極哲學體系的核心。“太極和”思想認為,事物發展的終極目標不是事物的矛盾對立,而是事物之間的包容與妥協、共存與共容,共容與共存才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簡言之,圓潤的太極圖形啟迪我們,在一個矛盾對立體中追求平衡,在眾多矛盾平衡體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在矛盾對立中最終走向多元的和諧統一,這才是事物發展的終極目的與永恒動力。
靈匣網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