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兇獸——饕餮
字型:
饕餮(tāo tiè)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物,別名叫狍鸮。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云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一。
饕餮的來歷
1、縉云氏之子
饕餮是縉云氏之子,在《呂氏春秋》、《左傳》等眾多古書均有記載。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云:“縉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三兇”指少昊氏不才子“窮奇”、帝鴻氏不才子“混沌”、顓頊氏不才子“梼杌”),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2、蚩尤所化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打了三年,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這妖獸沒有身體,原因竟然是因為它太貪吃了,以至于吃無可吃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吃掉了。最終,只能下一個獸頭的形象。自此饕餮無身的形象自此流傳開來。
3、四兇之一
《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混沌、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兇也。”
《呂氏春秋·恃君 》:“鴈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四兇者,以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
《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述是:帝鴻氏之不才子“渾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窮奇”、顓頊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稱“三兇”,加上縉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稱“四兇”。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山海經》中“狍鸮”指的就是饕餮。
文化演繹
1、饕餮紋
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商周時期,在用于祭祀的青銅器上常刻有饕餮的圖案,也叫饕餮紋。最早的饕餮紋可以追溯至良渚文化時期,距今5300-4300年。《呂氏春秋》中就有寫:“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己身,以言報更也。”意思就是說周朝鼎上鑄有饕餮,有頭而沒有身子,吃的人沒有咽下去,自己就已經不行了,象征著報應迴圈的道理。其實就是告誡后人要做好事,否則會遭到報應的。后世之人,常用饕餮比喻貪婪的人。
隨著時代的變遷,商、周鼎上寓有治身治國寓意的饕餮紋逐漸被人們淡忘。貪殘者《魏書·桓玄傳》:“取妾之僭,殆同六體,乃使尚書仆射為媒人,長史為迎客,嬖媵饕餮,賀同長秋。”
2、饕餮貪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講究吃,他是個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惡。”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蓋。又說,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稱“老饕”;貪財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貪欲。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而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它是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后人對饕餮形象中貪吃的部分加以夸張,蘇東坡就曾寫過一篇《老饕賦》說:“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為饕餮增添了可愛,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稱做“饕餮族”。
唐杜甫《麂》詩:“衣冠兼盜賊,饕餮用斯須。”清李漁《奈何天·伙醋》:“終不然闖席的任情饕餮,先來客反忍空枵。”聶紺弩《略談魯迅先生的<野草>》:“而人類的惡鬼則高踞在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著人肉的筵席。”
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