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風水好不好,四條準則要記牢

人活著要住屋,叫做陽宅;人死了要落葬,叫做陰宅。古代風水學認為:陰宅和陽宅一樣,不但直接關系到死者本人入土后的安適與不安適;而且會影響到一家子的吉兇,甚至關系后世子孫的榮枯。故此,從古以來,人們對于陰宅風水的選擇,同樣傾注了很多的心血。

《青烏先生葬經》說:“百年幻化,離形歸真。精神入門,骨骸反根。吉氣感應,鬼神及人。”郭璞《葬書》提出:“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蓋生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內骨,以蔭所生之道也。”那么,古人是怎樣來判斷一座陰宅風水的好壞的呢?大體有以下四個方面,風水學上被稱為“四準則”。

1、龍山要真

風水學上的龍,就是指生氣流動著的山脈。古人把山勢起伏綿亙、逶迤曲折的脈絡稱為龍脈,氣脈所結之處稱為龍穴。其中,又以主山為來龍。人們常說的來龍去脈這個成語,大體就來自于風水學。所謂:“龍真穴便真,龍假穴便假。”

風水學認為:萬事萬物,有諸內必形諸外。山脈之所以逶迤曲折,像龍一樣盤踞在大地之上,就其根本,還是地氣的運動使然。因此,只要找著了生氣流動的山,并循著山勢的綿亙起伏,就可在界水的地方,找到生氣凝聚的吉穴。這里的因果關系是尋龍為了點穴,點穴必須尋龍。 

2、穴要的結

龍山之生氣、吉氣,總有凝聚歸結之處。如果在這個歸結之處,暗藏亡者,安排陰宅,局稱為的穴。風水上的點穴,就是尋找、確認生氣凝聚的穴位所在。清朝蔣平階所著《秘傳水龍經》有《自然水法歌》說:“聚水成池,砂水雙雙回頭于左,此亦橫來而側結穴也。”然而,結穴不等于便是吉穴,這就又要結合結穴周圍砂水的形勢進行綜合分析了。

3、砂要環護

風水上的砂,是指穴地背后和左右山勢重疊環抱的大自然環境。由于穴地左右和背后有山環抱,可以使凝聚穴中的生氣不致被風吹散。故此,風水家們選擇居處或墓穴,不得不考慮到不受大風吹刮的避風條件。這樣,避風的“砂環”美境,就自然成了風水家們必得考慮的重要條件之一了。

4、水要圍抱

風水上的水,是指穴地面前的池塘、溪澗、河流,甚至海洋等等。但不管是什么水,都是環抱的吉。因為,只有這樣的環境的水,才能界止生氣不至走失。《葬書》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又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由于生氣碰上水,則結集不前,故水更為重要的作用就是界止氣不外流。

由此看來,理想的陰宅,“龍真”、“穴的”、“砂環”、“水抱”四個要件,不但缺一不可,而且相互依存。不過,一個良好的陰宅,即使符合上述四條準則,也不一定就是吉穴,還得考慮如下因素:

1、周圍山勢、形態和位置

《葬書》上說:“占山之法,勢為難,形次之,方又次之”的說法。就是說,還得考慮穴位的山之勢、山之形,以及具體方位。因此,結穴周圍的形勢,要以左面的支脈為青龍,右面的支脈為白虎,前面的澄水為朱雀,背回的靠山為玄武。要求是:“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如果形勢反此,法當破死。其中“虎蹲謂之銜尸,龍踞謂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騰去”,都對宅墓有所不利。

又說“以支為龍虎者,來止跡乎岡阜,要如肘臂,謂之環抱;以水為朱雀者,衰旺系乎形應,忌夫湍激,謂之悲泣;朱雀源于生氣,派于未衰,朝于大旺,澤于將衰,流于囚謝,以返不絕。法每一折涿者而后泄,洋洋悠,顧我欲留。其來無源,其去無流”。在點穴方位時,《葬經》有“土圭測其方位,玉尺度其遐邇”的方法。因為畫龍點睛,穴點得好是頗為重要的,否則點穴不確,也會前功盡棄。

2、土質與環境

陰宅對于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講究。最理想的宅居或落葬地的土壤,應當是堅細微潤,不干不燥,有如“裁肪切玉,備具五色”。至于“干如粟穴,濕于刲肉,水泉、砂礫”等等,都是風水術家認為要避開的兇土。當然,除了土質之外,還有周圍環境之中的植被、地質、地形、地貌景觀,它們的吉兇意義,同樣,亦菲尋常,需要善加關注。

客觀分析,以上所述陰宅風水選擇的四條準則,其中蘊藏著古人對于地質、環境、景觀等科學認識,表現了古人對于生命的熱愛與敬畏。  

文:命理人生 何鋒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