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做個沒脾氣沒性格的人

好幾年前,突然對性格感興趣,因為,那時辦了一個公司,發現,公司的管理,其實就是人的管理,而管人,就要知人,知人方能善用。而知人就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因此對性格有了較多的關注。

那個時候,先是接觸了九型人格,然后是性格四象限,江雅苓翻譯的《性格解析》一書對我幫助很大,性格四象限比九型人格簡單些(對我而言)。這本書讓我對自己,對性格有了更多的了解。

但是,隨著對性格研究的深入,漸漸失去了對性格的興趣。因為我發現,性格是可以變的,性格是可以完善的。去提升一個人比了解一個人更重要。用海濤法師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修行就是人格的圓滿。

后來接觸到王鳳儀先生的《化性談》,欣喜不已。王善人真是把個人的性格講得至為精透,王善人結合中國的五行,把人分成五種,即:金性人,木性人,水性人,火性人,土性人,說實在的,王善人講的性格,比江雅苓翻譯的老外的性格解析更為精透。更難得的是,王善人把人性分為習性,稟性,天性,修行就是"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習性,就是習氣,稟性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性格。性格是可以化掉的。

如王善人所說:“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性與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心與宿命合,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身與陰命合,稟性(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把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準好。命好與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人是可以改變的,人若不能改變,儒釋道三大教就都是忽悠人了。三大教的宗旨,都是勸人改惡從善,提升自己,圓滿人我的。

后來再接觸佛教,對佛教有些了解后,就知道,王鳳儀善人不是普通人,他講的,句句都與佛理契合。在佛法里面,把人就解析得更為細膩了。佛家所言九種意識,最后可以精確到一個微小的念頭上。性格的問題,僅是這九種意識中的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而弗洛伊德窮其一生所研究的潛意識,僅是佛家九識中的第七識(末那識),榮格后來提出的集體潛意識,也沒有超出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范疇,而目前所有的心理學研究,都壓根沒有涉及到佛家的第九識(阿摩羅識),實際上,連第八識都沒涉及到。

所以,我們以為我們了解自己了,實際上,我們對自己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你,你就不是你了。

后來又研究易經,其實,性格的問題在易經中全都講了,只是,看能不能領悟得到。易經的“變易,不易,簡易”,用佛家的話來說,是不是可以說是“無常,常,平常心”?

易經中最妙的,是用九與用六,很多人學了一輩子易經,對用九與用六仍然是一頭霧水。九為陽,六為陰,用九與用六,就是善用陰陽,善用陰陽,就是不被一定所拘。什么都是變的,用易經里的話講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上善若水。放到人身上,就是:沒脾氣!也就是沒性格!

所以,修行修到最后,就是修得沒脾氣,修到沒性格,這就是王鳳儀先生所說的圓滿天性,海濤法師所說的人格的圓滿,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易經所說的用九用六。

性格害死人。項羽有性格,呂布有性格,周瑜有性格,最后都不得善終。劉、關、張也都是性情中人,最后也是譜寫了一曲壯歌。古人對性格是有相當研究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罵死王郎,氣死周瑜,靠的是什么?知人,把人的性格琢磨得無以復加。但是,孔明一出世,水鏡先生就說,孔明得遇其主,不逢其時。把諸葛亮的一生都看透了,高人之上更有高人。最早看三國,就覺得劉、關、張很厲害,再后是諸葛亮,后來再看,就覺得曹操才是高手,而現在又發現,高手是司馬懿。曹操與諸葛亮都被終結在了司馬懿手里。司馬懿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就是沒脾氣沒性格的人,所以,曹操沒有看透他,諸葛亮把控不了他。

所以,性格是可以變的。當然,這是有前提的,是指那不到20%的人而言的。大部分的人,都在六道中輪回,在性格中流轉,自己給自己畫了個圈,說我就是這樣的人,說人是改變不了的,須知,萬法唯心所現,沒有對錯,一個人所成為的,就是他所相信的。

易經中所講的不易、變易、簡易,變易很容易理解,就是一切都是變化的,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那什么是不易呢?不易就是道,就是“明心見性”的那個性,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如如不動,那個東西是不變的。也就是說,知道該變,知道應該怎么變的那個“知”,是不易的,是一直都在那里的,就好比一面鏡子,盡管蒙上了灰塵,但是,那個能照的功能還在。

上善若水,水有一定的形狀嗎?在江海為水,到了天上就成了云雨,到了早上是霧,到了冬天是冰,在人身上是血,在植物身上是液,是酒,亦或者是牛奶。哪個不是水?!

做人也當如此,道理就是這樣,很容易理解,這就是簡易。

現在,最怕有人說我:你就是這種人。我一聽就難過,就知道自己修行差勁,就趕快反省自己,趕快調整。所以,就象有人叫我大師,那隨你,有叫老師,有叫英豪,也有罵我狗屁不是,這都不重要,我是,我亦不是,我不是,我亦是。是與不是,都因人因事因時因位而異,到哪個廟念哪個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要在于要合時宜。又想起曹操把酒論英雄的那段話:“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這樣做人才有點意思。

做人,就做個沒脾氣沒性格的人。

文:英豪視界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