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要讓需要你的人覺得你太好?

人的一生命運多舛,我們被放在這有如戲院的世界上,每樁事件的起源和緣由卻完全隱瞞不讓我們知道,我們既沒有足夠的智慧預見未來,也無法防止那些使我們不斷受傷害的不幸事件發生。我們被懸掛在永恒的疑懼之中,在生與死之間,在健康與疾病之間,在富裕與貧窮之間。

而我們只能任由那神秘又無法探知的力量擺布,那神秘的力量通常無法預期,并且總是不可信賴,于是那無法探知的力量成為我們的希望與恐懼之根源。因憂慮變故的發生,我們長時期處于警覺情緒之中,并且同時使用同等的幻想,去塑造這力量的形象,從而使我們的情緒放松,完全接受這形象主宰。

人與人的交往,有時候不要讓需要你的人覺得你太好,否則后果堪憂。不信?鄭博士說說一個故事:

這樁謀殺案很奇特,死者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小鎮的人甚至評價他,這輩子都沒跟人斗過嘴。沒有仇人,沒有妻兒子女,每天本本分分地在不遠的一所私立學校教書,按時上下班,周末去做禮拜,雖然不是有太多人喜歡他,但也從來沒有人討厭他。沒有病史,更不是意外,誰會對這樣一個人下狠手,竟然一刀直插進胸膛,毫不留情的手法。警察調查了小鎮所有錄影,全是熟人,有一兩個陌生人也能提供充分的不在場證據,所以,這是一樁棘手的謀殺案。電視臺天天在報道,小鎮居民惶恐不安,警察局壓力很大,只好整天跑到死亡現場取證,尋找線索,可惜,這一切都是徒勞。這個案子一直懸了三十年,而且,三十年后也并不是警方成功破案,而是兇手無意間泄露了天機,我要講的重點便在這里。

那是在伊頓公學的開學典禮上,學校請來了著名的商業大家艾維爾先生作勵志演講,他一生坎坷,從一名乞丐奮斗到如今的成就,很多媒體都報道過他的事跡。可他為什么會被警察盯上,只因為伊頓公學的一位學生提了一個問題,艾維爾先生,你那么富有,可為什么不做慈善呢?事實也的確如此,連倫敦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馬森都曾公開調侃過,說艾維爾先生真像莎士比亞戲劇里的一個男主角,是誰呢?夏洛克。

哦,對不起,回到伊頓公學的問題上。當時,艾維爾先生遲疑了片刻,接著便說出了驚世駭俗的一段話:“如果我去做慈善,那么,我會殺死很多人,或者,我被很多人所殺。”這是什么意思?沒有人能理解艾維爾到底在講什么,最后還是一旁的主持人打了圓場:“艾維爾先生,您能給我們的孩子們講得更具體一點嗎?”

“當然!”艾維爾的演講出現在電視螢幕上,他非常自信地站在演講臺上說:“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來自于他的不滿足,只有不滿足于現狀,面臨著生存壓力,他才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能量,去爭取自己的生存空間,實現自身的價值,因為不滿足,所以我才有今天。”全場立刻響起熱烈的掌聲,確實,艾維爾先生用一生的奮斗證明了他的價值,可是,這與慈善有什么關系?所以,主持人趁著全場熱烈的氣氛,立馬追問,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做一點慈善去幫助那些難以生存的人呢?

“你錯了,如果我是一個沒有生存空間的人,我就不希望任何人施舍我,因為別人的慈善會讓我覺得滿足,覺得不爭取也能活下去,誰這樣對我,就是在害我,我寧愿把身邊這樣的好人殺死。”就是因為這段話太過震撼,雖然其中不乏真諦,但當電視臺熱播出來時,一位當年的老警察覺察出了一絲端倪,艾維爾曾經就是一位乞丐,二十年前,他就在那起謀殺案現場附近乞討,只不過,誰都沒想到他會是兇手。

謀殺案告破之后,報紙上一行敘述觸目驚心:“他每天都會給我一點錢,我討厭他這樣子對我,如果他不死,我就永遠站不起來,他要殺死我的希望,我就要殺死他。”

這是發生在英國溫莎小鎮的一樁真實謀殺案,因為這樁謀殺案,當地居民特意在小鎮立了一塊“自省碑”,上面是當地一位著名紳士親手刻的碑文:不要讓需要你的人覺得你太好,而是要讓他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

鄭偉建博士點評:

  1. 命運有時像開玩笑,你對人很好,卻像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用咱們老祖宗的話來說就是:投之以桃,不能報之以李。
  2. 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過度了就會出問題。因此,要想運勢好,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審時度勢去調理我們自身、恰到好處的去對待每個人,如此你才能風生水起好運來。

如果你的運勢不理想,情感婚姻、事業財運、孩子學習健康等不好,那么記住鄭博士的話:調理是硬道理、風水就在我們身邊!

文:鄭偉建博士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