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解讀:有幾多風流就有幾多折墮!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廣東有句民諺:有多少風流就有多少折墮。大概就是說日子過得太好,天天吃喝玩樂,不知為將來打算,自然就會有一堆苦日子等著自己。這樣的事情真的屢見不鮮,多少揮金如土的富家子弟,風流過后,都是折墮。不言而喻,折墮其實就是報應的意思。細細品味之下,這句話原來含有禍福相連、因果報應的辯證思想。今天,曾繹華老師就此話題進行一番探討,供大家參考!
我們先來看一段佛家對于人福祿與壽元的關系論述,佛家認為:惜福的人,長壽;享福享得太過分的人,短命。人投胎到這個世間來有命運。你的命運是七十歲,中國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七十歲,自古以來就不多。假定這個是你的壽命,你造惡多端,造的太過分了,也許你四十歲、五十歲就走了,那是什么?“頓奪其命”,天地鬼神不饒你。看你作惡多端,看你享受過分。一個人壽命是有定數的,福報也是有定數的,所以,惜福的人長壽。他的壽命只有五十歲,可是他省吃儉用,多余的還會幫助別人,他到五十歲壽命到了,他的“祿”還沒用完,必須“祿”盡了,他的壽命才到了,他可能延長五年、延長十年、延長二十年。你看著名思想家袁了凡先生,他延壽二十一年,什么原因?他惜福、修福。福越修越多,壽命到了,福沒用完,壽命延長了。
反過來,如果壽命七十歲,福報也很大,但是他享福享得太過分了,七十年的福報,他五十歲就把它享光了、就沒有了,雖然還有壽命也不行,謂之“祿盡人亡”,你的“祿”享盡了、福享盡了,后面雖有壽命也不行,提前死亡了。古人教我們惜福,有大道理在,不是隨便說出來的。惜福的人一定有好處,修德的人一定有好處。不能夠違背倫常道德,不能違背因果。
我們再來看一段佛家對于人與財富的關系論述,佛家認為:要散財才能發財,你不散財你發不了大財。財從哪里來的?佛告訴我們,財是從布施來的。越王勾踐的得力助手:范蠡,他幫助勾踐成功復國之后,改名換姓做生意去了。做生意三年,發了財,把所賺的錢分給貧苦之人,救濟很多人;然后又再從小生意做起,三年又發了,歷史上記載“三聚三散”。因此范蠡死后被供奉為財神,他傳下來的生財之道是要散財才能發財,有舍才有得!佛經上教我們,財富是果報,業“因”是財布施。其實當代也有很多范蠡式的人物,例如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老先生,曹老先生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助人無數,他幫助的人越多,事業也就越興旺。如果毫無底線地賺黑心錢,然后毫無節制地供自己揮霍享用,這種花天酒地的日子注定不能長久,到最后難免會衰敗,甚至家破人亡,這種例子從古至今可謂是不勝列舉。
命理學在這方面跟佛家的看法是殊途同歸的。八字命理學里,是以財星代表金錢和物質的,而男命財星還代表著桃花異性緣。對于日干而言,財星是耗身之物,也就是會耗費日干的能量的,日干代表著命主本人,換言之,過度的物質享受,例如酒、色、煙等必然會大量虛耗人體的元氣。氣場分陰陽和正邪,一個人一旦正氣受損,精氣神萎靡,陰邪之氣便會乘虛而入,有的人受損的是健康,例如健康亮起紅燈;有的人受損的是智慧,例如上當受騙、被套牢甚至破產;有的人受損的是福報,例如有意外的血光之災。因此,人有了錢之后,更要學習傳統文化,注重修身養性,正如左宗棠所說: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這樣方能獲得長久的平安和幸福。
文:易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