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信,原來對內臟有如此大影響!
一個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氣就正;氣正了之后,形就正。按照中國古代的中醫理論,人是有三部分組成的,是三者合一的。哪三者?就是形、氣、神。形就是指我們的外形;氣就是指我們身體的經絡、氣血;神就是指我們的精神。
對應到現代的科學。它認識到人體就是生命,也是有三部分組成的:是物質、能量和資訊。物質,對應的恰恰就是外形、肉體;能量,對應的就是中醫學理論里氣的一個概念;資訊,對應的就是我們的神,中西醫在這方面的認識是一致的。
人生病有三個原因:有外在的、內在的和不內不外的。外在的原因是風、寒、暑、濕、燥、火;內在的原因是七情,也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不內不外的就是飲食和生活起居。
一個人在正常狀態的時候,他是明智的;反過來,不知道自然規律是怎么樣,任意妄為,其結果就是兇災。兇災的一個體現就是疾病,甚至會有一些絕癥,實際上很多絕癥是我們的內心自己造出來的。
“仁”對應肝、木
五常里面頭一個就是仁。仁對應的五行是木,對應的四季是春天。春天是草長鶯飛的時候,也就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時候,它對應我們的心理狀態就是愛人。仁這個意思,就是愛人的意思,就是慈悲善良,能夠同情別人。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個生也是指愛的意思,也是指仁的意思。
養生、養生,養了半天,養的是什么?是生,不是死。生就是指生機,生機就是指生機勃勃的力量,對應的臟腑是肝臟。這里的肝,并不是西醫的肝臟,而是指的包括臟器在內的身體的一種狀態和功能。臟腑、經絡和七竅都是連通的。我們的肝如果出了問題,它外在表現,肝開竅于目,眼睛就會出問題。要想病好,就必須把性格修改好。從哪兒修改?從孝順父母開始修改。為什么?“百善孝為先”,人一旦孝順父母,火氣一下就退下去,火氣退下去之后,經絡就非常容易通暢,經絡通暢了,病自動就好。
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理學家艾爾瑪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很著名的實驗——氣水實驗。他把人生氣、悲傷、煩惱所撥出來的氣搜集好,把這個氣再通過一個管道,輸入到一個盛有藥水的瓶子里面,這個瓶子的水顏色就會發生改變。他發現人憤怒的時候撥出來的氣,最后讓水變成紫顏色;悲傷的時候,水會變成灰白色。他再把紫顏色的水抽出來打到小白鼠體內,小白鼠在幾分鐘之內會抽搐死亡。這個實驗很明確的告訴我們,生氣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分泌毒素。
人一生氣之后,緊接著就是疲勞,疲勞過后可能手腳就容易發麻。為什么?疲勞就是消耗了精力,手腳發麻就是末梢迴圈不好。我為什么能把這個事情講得這么清楚?因為我生過氣。而且我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往往有的時候跟別人的問題都是相通的,別人的問題反過來,你也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在這方面,中西醫的理解是一致的,在現代科學上也得到了印證。
仁慈就會養肝,仁慈的人肝血就通暢,氣脈就好,當然就長壽。所以養生,養的就是生生不息的肝氣。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
我們在生氣之后,還有個表現就是四肢僵硬。我們通過觀察嬰兒,就會發現:人愈健康、愈年輕,筋骨都是非常柔軟的。愈上了歲數,筋骨就變得硬,就是緊張,所以在中醫學有句名言,叫做“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筋骨能舒展得特別柔軟,特別伸長有彈性,叫做長一寸,這個人的壽命就能多活十年;反之,筋如果是短一寸就少活十年。一個人經常生氣,他的經絡就會瘀阻、收縮,時間長了就會折損壽命。怎么折損法?會導致各種絕癥。所以得絕癥的方式有很多,在中醫學里最怕的就是五行生克。
“義”對應肺、金
一個人肺氣不足,反推,在義方面就會出現問題。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以前在高中的時候,因為沒有注意孝道方面的提升,所以我的鼻炎一直特別嚴重,以至于每天晚上擤鼻涕用掉很多紙。肺開竅于鼻,鼻子有問題,說明我們的肺有問題,肺有問題,對應的就是義方面做得不好。
義的反面是什么?就是過激。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義對應的就是精,精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里是代表收斂,代表的季節是秋天。秋天是落葉滿天,秋風蕭瑟的時候,這時是天地一派肅殺之氣,所以說金氣特別旺盛的人,殺氣也特別重。古人講的殺氣翻譯成現代話就是這個人特別喜歡挑別人的毛病,用現代話講叫做“眼里揉不下沙子”。這種性格的人,特別容易得金方面的病,得肺方面的病。
金是克木的,假如說這個人控制欲、挑剔別人這方面的習氣特別重的話,往往就會傷肝,而且還會傷得很厲害。金氣過盛的人再往下發展,那就是一派悲涼之氣。所以說中醫七情里,叫做悲傷肺,一個人非常悲涼,會把肺氣給傷了。金氣過重的人要練習寬容和微笑。從今開始就練一件事,就是天天微笑。因為人只要一笑,全身緊張的氣就放松,臟器就得到舒展,臟器一得到舒展,病就好了。
悲是傷肺的,什么是可以治療悲涼的?一個人往往陷在小我里面,就是大小的小,自我的我,陷在小我里面,就容易悲涼,特別容易悲傷,而且走不出來。當人一旦走入大我的時候,他就不是悲傷,而是慈悲。慈悲是什么意思?就是無條件的關懷一切人。
我們所有悲傷的情緒,歸根結底還是小我,就是我走不出來。你一旦走出來,就會發現這個身體跟著發生變化。把自己的愛心擴大,同時意識到自己身上還有其他的責任,就不至于陷入一個小我當中。胸懷一開啟,氣就跟著變化,氣一變化,外形、身體的疾病就會得到緩解。
“禮”對應心、火
《黃帝內經》講,“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也就是說這個心在身體里是主導作用的,是主神明的。心本來是一個向上的,一個非常開放的狀態,這是自然狀態。假如是不自然的狀態,病態就是仇恨,仇恨會傷心臟。因為一般的恨心都是從心里往外發的,而且這種氣是往里聚的,特別容易導致心慌、心跳和冠心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一個人的心要是處于一種歡喜的狀態,他的氣脈就特別容易通暢。我們觀察小孩,他一天到晚都是非常歡喜的。曾經醫學家做了一個統計,在三歲之前的兒童,一天平均笑170次,心脈完全通暢,沒有疾病,古人稱之為純陽之氣。而成人一天平均笑7次。
中國人在全世界來講,笑的次數是最少的,一天到晚板著臉,笑容很少見。為什么?我們好像特別嚴謹。實際上你的內心快樂了,身體就通暢,反過來身體好的時候,心態也是好的,所以把心態調整好,心臟的病就能得到緩解。
“智”對應腎、水
一個人要想有智慧,第一個就是謙虛,能接受別人的意見。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就是“兼聽則明”。就是聽,所以腎開竅于耳,這是有道理的。一個人腎氣足,他的耳朵就容易聽進去別人的規勸,腎氣足的人也有智慧。能聽進去別人規勸的人,耳竅通了,腎氣就足,腎氣足了自然有智慧。中國古人總結的這些道理,完全是跟我們的生活起居聯系在一起的。
傷腎。怎么傷的?就是過度的房事把腎氣給傷了。“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腎主骨,骨骼強健是腎氣足的一種表現。腎還主骨髓,腎氣足的人,整個骨髓是充滿的,脊柱這個髓跟大腦是連在一起的,這個人就聰明有智慧。
相反,假如這個人經常把腎氣泄漏,他的骨髓就枯萎,大腦里的精華就會倒灌進入骨髓,大腦就不靈光,導致身體出現衰敗的狀況。所以腎氣不足,這是最根本的問題,五臟六腑的精華多余的都往腎這邊儲備,腎就像身體能量的總銀行一樣,把所有的能量都收納進來儲存好,以備不時之需。有了病之后,再把這個能量調動出來用。
精實際上就是骨髓,人的骨髓若是不足,腦力、智力、體力、抵抗力就會下降。用一個最簡單的比方,精髓,人體的腎精和骨髓就像身體防御系統,防御大軍后勤的給養。假如把這個給養軍餉全部給抽提沒有了,這個防御大軍就會全面崩潰,以至于百病叢生,導致糖尿病、中風、子宮頸糜爛、子宮癌之類的,多種樣的病都出現了,實際上都與腎氣有很大的關系。這是最直接傷腎的方式。
心態上跟腎氣有什么關系?一個人腎氣真正足了,他的外在表現就非常謙卑,也非常容易把別人的意見聽進去。相反,腎氣不足,這個人就會煩躁不安,自我感覺壓力特別大。恐懼會傷腎氣,恐懼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沒有安全感。壓力大有很多種,第一種是工作量特別大做不完,第二種是別人對你的期望值特別高,你又深怕完成不了任務。
比如現在高考的學生,高考之前都有壓力。第三種壓力大是自己做了虧心事之后,怕被別人發現,公諸于眾。有個人貪了很多錢之后,整天惴惴不安。失眠了,用什么藥都治不好,結果抓進監獄之后,第二個星期睡得就特別香。因為人只要心態一好了,身體是自動恢復的,根本不用調整。
“信”對應脾、土
信在五行里屬土,它在四季里對應的是長夏,也就是夏天跟秋天這段時間,這個時間的狀態就是萬物孕化的時候。萬物孕化,所有事情的發展,升起和降落都是靠一個人的誠信。我們做事業也好,做人也好,“人無信不立”。人要是沒有信,他是立不起來的。身體的狀態也是這樣,一個人假如特別誠信篤實,行動力特彆強,心里從不計較,他的腸胃就特別好。反之,特別容易計較的人,腸胃就不好。
一個人只要一埋怨,就沒有行動力、就不想做事。人只要是氣血一流通,四肢一活動,脾主四肢,四肢一活動,脾胃就強健,胃口就好,吃飯就好,睡眠就香,就是能吃能睡,這個人就沒病了,這個人就完全恢復。
現在西方有一種說法,叫做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生活方式不對導致的疾病。反之,我們用古圣先賢的“仁義禮智信”這些教誨,來約束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會避免很多疾病,甚至把已經得的很多病給治好。這種治病方式不用花錢也不用吃藥,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古人有一句話,叫做:“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什么意思?談天,就是指的天地自然規律的道理,道理是應在我們人身上的。首先是讓我們恢復這五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恢復之后,生理狀態也恢復正常,健康也就得到了。
源自:新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