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擇吉中的“楊公忌日”是怎么回事?

易經》中有“天垂象,見吉兇",舊歷注“楊公忌日”就有天象吉兇的背景。“楊公忌日”又稱為“楊公十三忌”,世傳為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所訂定。“楊公十三忌”自古以來即受到玄空家的重視,在玄空家的眼里,這十三個日子決不能被選來作為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

這十三個“忌日”如下:

陰曆(農曆)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可見,楊公忌日在歷書的日期中是固定的,一年中有十三天時兇日。

甘肅酒泉科協副主席張巨湘先生從楊公忌日的月相所指方向看,其天文背景為月球回歸點下降段,即二十八宿中的井、鬼、柳、星、張、翼、軫、角一段,是毫無問題的。

楊公忌日與黑道兇日對照。張巨湘、張振春、張振軍等人從六年實際統計中發現,79個楊公忌日全部與“黑道兇日”重疊,尤以柳、星、張、翼、珍占91.14%,命中率之高是驚人的。

張巨湘先生應用國家氣象局氣象科學院,和中聞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提供的月相資料,采用回歸月日序法,歸納、統計了900起重大事故與黑道兇日的對應事實,發現“天文事故期”集中在每個回歸月的北下降段8天和南下降段8天。這兩個時段占全年總天數的4.37%,而事故數卻占總事故數的70.79%。

分類統計顯示:飛機失亊占其總數的71.21%,機動車輛交通亊故占其總數的63.35%到84.62%(前一百分比為任意收集數,后一百分比為北京市旅游汽車公司5年的完整統計),海輪失事占其總數的76.24%,火車相撞占其總數的73.08%,火災事故占其總數的85.3%。

統計事實表明,月球回歸的南、北兩個下降階段正好是“天文事故高峰期”。

由于“楊公忌日”是只選取了黑進內日八天中間的一天,對黑道兇口命中率很商,在人們的生活經驗中,大部分事故日總出現在楊公忌日正負4天中,最容易為有實際體驗的人所接受,所以,能夠在二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重視。但由于每一年中陰曆與陽歷有十一天之差,用一個楊公忌日預報一段黑道兇日,會出現三天以上誤差,不便實際應用,張巨湘先生提出一種萬年曆型黑道兇日表,其誤差正負只有一天,即置閏月年提前一天,閏月年前一年為標準值年,閏月年后一年延遲一天。

由于張巨湘先生破澤了楊公忌日的天文背景,他又提出了跟“楊公忌口”相對的“忌日”,即陰曆:正月二十九、二月初一,二月二十七、三月二十五、四月二十三、五月二十一、六月十九、七月十三、八月十一、九月初九、十月初七、十一月初五、十二月初三。這正是月宿分布的“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八宿,即月球南回歸點下降段。

通過對“楊公忌日”的天象分析,張巨湘等人進一步揭密了中國古代“黑進兇日”。“黑道兇日”體現的是月球對人類的影響。這便是形成所謂“黑道兇日”的物理根源。因此,所謂黑道兇日,并非毫無根據的迷信,而是月球周期運動對人體影響的科學反映,是古人長期觀察、總結的科學結晶。

唐代一行禪師在他主編的《大衍歷》最后一段說:“求星行黃道南,各視其星變化入陰陽爻而定之。其前變入陽爻,為之黃道北,人陰爻為其黃道南。后變人陰爻為黃道南,人陽爻為黃進北。”

一行禪師所說的“前變”,就是現代天文學所定軌道“降交點”,“后變”就是“升交點”。原來古人所定義的黑道二出黃道北,就是專門指降交點前一個象限和升交點前一個象限。將張巨湘先生的制圖和回歸月執行軌道對照,它正好是回歸月北下降段(即前變)和回歸月南下降段(即后變)。由此,即得如下破譯:黑道兇日就是指回歸月中的南、北兩個下降階段。由于回歸月總是嚴格地沿著軌道在恒星間往返,古人便把28個天區用特征星命名為二十八宿,即“二十八宿日月舍”。《唐開元占經》說:“月行二十七日有奪,命婁為始,去牛終奎,東交于角五弱,西交于奎十四少強。”那時已測知回歸月周期是27.3天,所以它說:“用事又惟用二十七宿”。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古代關于黑遒的天文定義是很明確的,有可靠的文獻可以證明。而關于黑道兇日的論斷,在古代經典數術書中已經定出。他們運用天文學知識和大最的統計亊實給以對照,使這一神秘的黑道W日之謎得以破解。本節內容主要引用了已故學者張巨湘的《中國古代黑進兇日之謎的破譯》,讀者如對此有興趣,可以查閱原文。

源自:國易堂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