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與中醫治病的原理

今天網上不少中醫黑又在亂噴,讓講講中醫是如何治病的?不愛與噴子爭論,憑白拉低自己層次,所以簡單整理一下,一個是普及下中醫理論常識,另外讓那些無知鼠輩們也開闊下眼界。雖然咱水平不行,但是常識的基本東西,還學了那么一點點。把這點常識概括下,也讓喜歡中醫學的網友對中藥有個基本認知,將來要是喜歡中醫學,可以先從五行陰陽學起。

中藥方劑理論是君臣佐使

,是指著領導,君王,帶頭的藥物,也可以成為核心藥物。君藥是針對病癥去的,比如春天正二月脾胃不適,春天陽氣上升,主木旺,脾胃屬土,在五臟六腑當中,屬于春木克了土氣。土氣不暢,看癥狀反應。如果是反酸,則屬于土重木輕,觸怒土旺,也就是身體沒病,結果季節能量把身體的土氣給激發了。按照這種情況,以火來泄化木氣合之,君藥以引導木氣化為火氣,蘊養土氣。

,就是臣子,也可以稱之為母藥,就是幫助君藥的,加強君藥的藥。臣藥則屬于補助土氣,屬性為升陽火屬性藥物。例如:白術,陳皮等。

,就是輔佐,起到維護或者團結作用的。佐藥屬于輔佐,也就是說中醫理論是要求人體五行平衡,五氣均衡,達到中和流轉,無阻礙。藥物雖然有靶向針對,但是要適度刺激,或者引導其他臟腑的功能,一起調動起來。因此輔佐藥物大多數為維護肺臟,使得肺臟不至于因為升陽火旺,而導致發熱,或者是心火肺熱。

使,使臣,出使,偵察連。至于佐使的使藥,就是往下攻的,使臣藥物。既然脾胃補充了,肝功亢奮遏制了,又維護了肺臟不受藥物攻入,那么剩下就屬于促使藥物藥效快速發生作用和反應。這時候使臣藥物就是偵察兵的作用,往下走,走大腸經,通便,通氣,引導經絡氣血加速,吸收或者排毒。也使腸胃加速迴圈,排除宿毒。

在君臣佐使藥方齊備的情況下,各種藥物要保證不發生化學反應,使用的量要按照比例,不能輔藥奪取了主藥的力量,導致藥物產生毒素。所以在配合主藥開方子的同時,大多數會配合甘草等,解毒藥物,也就是平和藥性,減弱植物當中的毒性或者叫草性,使得藥物充分發揮作用。

中藥材配合的藥方,實際是以氣入藥,并非是植物的草本入藥,很多人誤會吃中藥就是吃草,除了苦澀難以下咽,沒什么作用。而中藥的本質是,以氣化形,所有的藥材都是納受天地五行之氣,以草以礦以精金以靈植等各種形態存在。祖宗在秉承天人合一的道理過程當中,依據五行流轉的原理,分析了自然界各種各樣的物質存在的能量,提取能量組合來化解人體因為氣場變異導致的疾病,來完成對我們健康的保障和保證。后人不識祖文化,一葉障目,無知當做借口,對祖文化橫加指責,妄加猜疑,實在是有愧于祖宗。

圖文:濟源算命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