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 古代的“欽天監”究竟是做什么的?

古代的人們相信,凡是將要在人間發生的災難,上天都會通過天象的變化提前示警。從人類社會開始的那天起,就有了對天體現象的觀測。

古代埃及人是根據太陽和天狼星同時在地平線上的升起,來確定尼羅河的汛期;兩河流域即今日伊拉克境內最壯觀的建筑物是觀察天象的塔臺即天文臺;而中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象圖。因而,中國從夏、商、周一直到明清,都設有觀察天象、預測上天意志的部門和人員。

明代從事這項工作的是欽天監。這是一個帶有一定神秘色彩的衙門。明初沿元代之舊,稱太史監,后改為太史監為太史院,再改名欽天監。為了探測上天的奧秘和意圖,欽天監在北京和南京的東南都建有觀象臺,臺上備有渾天儀、簡儀及其它裝置。

欽天監設監正一人、監副二人,掌察天文、定歷數及占候、推步等事。凡日月、星辰、風云、氣色諸天象,皆率其屬進行觀測,如有變異,則視為上天示警,得具奏疏密報皇帝。

其術官有春、夏、中、秋、冬官正各一人,五官靈臺郎八人,五官保章正二人,五官挈壺正二人,五官監候三人,五官司歷二人,五官司晨八人,漏刻博士六人。五官正主推算歷法、定四時,司歷、監候為其佐;靈臺郎主辨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天象的變化;保章正專志天文的變化,以測定吉兇;挈壺正掌刻漏,以研求中星昏旦的位置;漏刻博士以漏定時,以牌換時,以鼓報更,以鐘鼓晨旦,司晨佐之。欽天監所置觀象臺,東、南、西、北四面各有四名天文生,輪番測候。

由于該監專業性強,故監官不得改任其他衙門,子孫世襲,不得改從他業。在監官員上自五官正、五官靈臺郎、下至司歷、司晨、博士,以及天文生、陰陽人等,一方面要恪盡職守,觀察天象、修訂歷法,為大營建、大征討以及皇帝的冠婚、陵寢等選寶地、擇吉日,另一方面得不斷學習專業知識。

在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中,天文歷法是最先進的領域。根據欽天監的觀察和各地奏疏,《明史》的《天文志》、《五行志》記載了大量有關太陽黑子活動、日食、月食、流星及流星雨、隕石及隕石雨、彗星、“天鼓鳴”及其他天體異常的現象。

自古以來,人類是敬畏天地的。沒有了天地,也就沒有了人類。太陽、月亮、白日、晝夜,山川,河流、花草、樹木,賦予了人類生存的環境。天地、四季、生物的執行決定了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規律。源遠流長的文化告訴人類行為的準則。任何天體的變化和異常都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人類息息相關。

文:林蘭

源自:看中國(原文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