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難,健康養生中的大智慧
健康就是“平常”,還有“中和”。整個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交響樂,跟天地這個大的交響樂一起走,走得平常中和,這是健康的標準。生病了,其實就是給老天踢出去了。所以,病在古代叫做“失常”,病因叫“失節”,或者“失勢”。
那什么叫健康呢?健康就是“常”。
健康不是說你面色紅潤,精神飽滿什么的,不是這些東西,也不是肌力多少,心跳多少……
“常”是什么東西?與自己、與社會、與這個大千世界處在相對和諧的關系中,能跟著自然的節奏玩,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天氣熱,別人都出汗,你也能出出汗;別人走兩個小時不累,你也能走得動。但如果別人都怕冷,你還覺得熱;別人都困了,你半夜三點還睡不著覺,其實已經開始跟不上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健康的,這已經病得不輕了。
中醫眼中的病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神”病。神散,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一種。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動,動心、動情、動欲,自控力差,這是第二種。
平常生活中,睡不好,易驚醒,怕吵,怕黑,怕鬼,這是神弱。神病嚴重了,形神分離,心口不一,表里沖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樂發不出來,或者發之太過。
比如說,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都屬于“太過”,目的就是渲染、挑動情感爆發,制造癡迷粉絲,容易亂神。還有“不及”。你該高興的時候卻要壓抑一下,習慣了,就真的高興不起來了。
太過,不及,都是失常。“當其時而無其氣”,也是失常。該高興的時候突然哭了。原本是傷心的,卻強迫自己堅強,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這是反常。
什么是健康?
健康就是“平常”,還有“中和”。所以,學了中醫就知道,“祝您天天平常”是最大的祝福。
以前老師教給我一個看病的訣竅:一個病,西醫不知道是什么,中醫也看不出是什么原因,你也不知道怎么治的時候,怎么辦?調常。
每次病人來復診的時候,要問他的生活狀態,吃喝拉撒睡,這才是中醫看病的基本指標。吃得好嗎?睡得好嗎?動得好嗎?拉得好嗎?出汗正常嗎?尤其是慢性病,把他的這些基礎指標調到正常了,就意味著生機恢復,氣機趨常,這個時候,人體本來的生命力,就能把這個病給化解掉。任何病都是這樣。
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有病就要根治,不停地治,一直治下去。因此,病人甚至整個家庭會忘記正常的生活,沒有運動,沒有生活,沒有娛樂,沒有戀愛,什么都沒有,只剩下緊張、焦慮地跟病魔做斗爭。這是什么?失常。
你的秋千正在被人為擾亂,甚至停擺!這種情況,即使你有資源,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醫生,也是沒用的。一個人要康復,必須進入真實有序的正常生活中,與萬物共沉浮、互交感的狀態里,才能把病慢慢化掉。
所以關于養生和調理,真正重要的是盡可能地去找讓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狀態。健康人也是這樣,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與合適的人,以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這個就是養生。
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從生命無形的部分,即從精神、資訊的層面開始出問題;第二個階段,到氣的部分,能量格局和執行規律發生紊亂;第三個階段,到有形的疾病層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頭是某種很大的煩惱,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們無法解決的困惑。很多時候,病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去面對、澄清、解決。
為什么儒、釋、道這么重視“慚愧”、“反省”、“懺悔”,先得覺察到自己錯了,才有“知非即離”的可能。心念一轉,神氣也就轉了,生命列車的方向也轉了。當一個人的身體有大病的時候,已經是生命列車的方向錯了很久了。但有一點一定要記得,信念隨時有機會轉回,信念一轉,神氣隨時有機會修正。
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內心狀態、身心感受無知無覺,卻指望通過吃一把綠豆、幾根蟲草就能改變很多。這個對簡單輕靈的小雞、小鳥還行,我們這么大、身心這么復雜的人,要靠它來改變,不那么容易。除非你是非常干凈的肉體、非常清凈的心靈,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否則,一把綠豆是調不動你的,一包湯藥也不太容易做到。
真正的養生 是去感受自己
當一個人用自己的感受去生活的時候,是從他的內心出發,原點是自己,沒有錯位。現代人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么呢?我們去求一個東西、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總是有很多遠大的發展計劃,一直思考,想得很遙遠。或者關注一個明星,念念不忘。不停地看這個看那個,或者不停地講話,不停地做事。我們以外物為原點,那就會失去對當下的自己和周圍的感受。這個狀態在中醫叫什么呢?是“形神分離”。
打坐安靜的狀態是什么呢?是《黃帝內經》說的“形與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現在講營養,要吃得好,早上一個蛋,晚上一頓肉,對不對呢?小時候我們都燒過爐子,爐火的大小決定了你應該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簡單吧?那么,為什么我們在吃的問題上就不明白這些道理呢?
你的爐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經沒有什么消化力了,煙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沒運動,你還吃牛排,還喝牛奶,只會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爐火壓滅。這些道理不需要通過學習醫學知識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識,要在生活當中去體會。
體會吃什么東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覺,有知有覺地去生活,吃了某個東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發現,也是有知有覺的開始。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尋找一個外在的統一標準。所以,在生活中要養成用心的習慣,去感受自己、觀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 吃了什么東西舒服,什么東西不舒服。
- 跟誰在一起舒服,跟誰在一起不舒服。
- 想什么、說什么、做什么會比較安心,或者反之,會睡不著、糾結和難過。
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觀察自己,就可以時時刻刻調整自己,這是真正的養生。
調柔身心
《黃帝內經》對養生和養神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恬淡虛無”,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狀態。
“恬”是安靜、安然的意思,帶著放松的、微微的甜美。而電視劇里常見的大喜大悲是相對偏執、失中、失守的狀態,不是一個平常的中和狀態。
這個“恬”如果換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藥有一個原則叫做“甘以緩之”,意思是所有的藥,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讓人的精神、身體的運轉,包括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及態度柔和、緩和起來。
現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緩”。比如:神經衰弱、焦慮癥、躁郁綜合癥等,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其實是大家陷入了一種太快、太急的精神心理生活狀態。
太急了,神就飄在外面,氣機也浮動不定,既緊且亂,生理功能也就跟著失調了。
“淡”是什么意思呢?“不那么在意,無可無不可,都可以。”于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間,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而不是有所期待,執著于目標,也沒有想要控制局面。所求所想的少一點,有為的習性輕一點。佛法常說“自凈其意”,儒家講“思無邪”,道家說“為道日損”,都在講要簡單一些,樸素一些。
對身體差的人,我有個建議:不要學得太多太雜。
現在不少人身心疲憊,但學習熱情很高,什么中醫、國學、身心靈樣樣都不放過。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動得太多。當身體弱的時候,神氣是不容易收住的。
當你虛靜放松,沒有那么多念頭、思想、情感、欲望、計劃和各種煩心事涌動圍繞時,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對干凈的鏡子。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里,等著你來發現。
你每天面對這個世界,每天都體會到一點新的,體會到像童話里的那些畫面:哎,太陽爺爺今天是很開心的,花兒向我微笑,有只蜜蜂飛過,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告訴我。
靜心體會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變化,花鳥魚蟲浮沉,意氣神體互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源自:周易面相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