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指的是哪個月份?代表什么意思?
在中國民俗中,每一個農曆月份都有一些別稱,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如:
- 農曆一月:正月、端月、征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 農曆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 農曆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 農曆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 農曆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 農曆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 農曆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 農曆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 農曆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 農曆十月:寒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 農曆十一月:冬月、幸月、暢月、仲冬。
- 農曆十二月:臘月、涂月、蠟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冬月指的是哪個月份?
由上文可知,“冬月”就是農曆十一月的別稱。冬天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2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而這三個月別稱為:寒月、冬月、臘月,因此有寒冬臘月的說法,即是指一年當中最冷的三個月。
冬月的來歷
關于冬月的來歷,根據農曆歷法,冬至節氣必須出現在農曆十一月,如果出現誤差,則用設閏月來進行調整。如果在一年中沒有閏月的話,農曆十一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十一個月份,又因為農曆十一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所在的月份,所以農曆十一月又被稱為冬月。
冬月代表什么意思?
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這說明早在黃帝時,就是以冬至為元旦了,正因此,農曆十一月被稱為冬月。
另外,冬月是農曆十一月,又稱辜月、暢月、后十月、仲冬,周朝時,冬至曾經是“年”,就是“歲首”“元旦”。后來的“冬至大如年”就是因為“冬至曾是年”,因此古人把冬至所在的那個月份叫做冬月。但隨著時間的流失和歷法的改變,這種冬至節曾是年節的叫法已慢慢被人們遺忘。
有人把冬月和冬至混為一談,其實這也好區別:冬月是農曆的月份,而冬至是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
冬月如何養生
1.重視靜心養神
寒冷冬季,萬物歸藏,天冷精神調攝,人若養生貴藏神,簡單地講,就是人們在冬季里要保持心神寧靜,蓄積能量,提升精力,有規律地鍛煉運動,強身健體,珍藏精氣以養神。
2.衣著溫暖適當
冬天防寒保暖,最主要的是衣著,但要因人而異,注意“衣服氣候”。另外,頭、脖子、后背、手腳等重點部要“藏”起來,避免冷風直吹。
3.飲食適補營養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是飲食補養的最好季節,可補充一些紅棗、枸杞、桂圓等有補益作用的食物,或用牛羊肉等煲湯飲用,既保證營養豐富,又避免熱量超標。
4.起居守時有序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些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后。冬天睡眠時間較長,但切忌蒙頭大睡。若遇太陽出照,應勤曬被褥,并盡可能到室外接受“日光浴”。
5.加強身體鍛煉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正所謂,冬天鍛煉,勝吃補藥。冬天要多出戶外進行各種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室內如保健功、太極拳、健身操、強身按摩等,室外如散步、慢跑、競走、長跑等。
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