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存在與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

《易經》是集我國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它對我國古時侯的文化、哲學、科技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并且影響著當今自然科學的發展,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都與易經有密切的關系,離開《易經》談中國文化,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一、《易經》簡介

(1)《易經》與《易傳》

《易經》分為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前兩易已經失傳,故《易經》均指《周易》。《周易》成書于商周時期,至春秋孔子作易傳《十翼》,再經過后人的修改增補,到戰國時期形成《周易》的基本面貌,以后經過歷代名家圣賢的努力逐漸完善。時至本日,已備受眾人重視。

(2)河圖、洛書、八卦、五行

《易傳.系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從此奠定了《易經》的符號象數體系,也是世界數學史上有關等比數列的最早文字記載。對昆裔科學技術的影響極深。

八卦由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組成,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是世界基本元素的組成部分。八卦分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由八卦互動組合天生八八六十四卦,而形成周易的基本卦象。

五行為水、火、木、金、土,首見《黃帝內經》,后人把八卦、五行融為一爐,為后來易經的應用發展打下深刻的基礎。

(3)天干、地支

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為古時侯人記時、記數的方法,在易經的具體應用中十分重要。

(4)太極

《易傳.系辭》:是故易有太極。太極負陰抱陽,太極圖是陰陽觀念的代表,表示陰陽消長。此圖意義深刻,在中國傳統圖案中最具代表性。

二、周易哲學------自然辨證法

周易是一部哲學著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易傳.系辭》),古時侯人利用當時的自然知識得出具有辯證思想的自然觀,對昆裔哲學有很深的影響。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在自傳中寫道:曾根據中國《易經》陰陽消長道理,闡明了正、反、合的辯證邏輯定理。

周易自然辯證觀分為三個基本內容:陰陽思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思想和天地人三才同一的樸素系統論思想。

(1)陰陽思想是對事物對立同一規律的客觀描述。

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易傳.系辭》)。對立雙方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既相互差異又相互轉化,這是最根本規律,對近代原子物理學影響很大。

(2)八卦、五行思想是關于事物運動變化的一個基本模式

《易傳.系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重而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排列,三百八十四爻的變化,組成一個打不亂的邏輯關系,用以刻劃表達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反映自然界的一條基本規律。

一卦由六爻組成,由初到六是一個量變過程,量變到頂點形成變卦是一個質變過程。例如:乾坤之后,有屯卦經蒙卦、需卦就是說明事物由發生到發展,由小到大,由萌芽到成長的過程,以后經訟、師、比、小蓄、履卦等階段,分別經歷了斗爭、集體、團結、節制和規范等環節的正確處理,就可以到達事物興旺發達(《泰卦》)的階級,這都是向同一方向發展的一個量變過程,《泰卦》之后緊接著《否卦》是一種質變,表明事物發展興旺時如不留意則很快走向反面,即亢龍有悔(《乾卦.第六爻》)。

(3)天地人三才同一思想是整體自然觀的核心

“生生之謂易”,《易》把“變”作為宇宙的普遍規律,其變化而產生陰陽,根據陰陽建立六十四卦,在眾多復雜多變的事物中,提出天地人的重要概念。   《易傳.系辭》指出:易之為書也,泛博悉備,有天道焉,有人性焉,有隧道焉。《說卦》指出: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對天地人三才作了明確的闡述。《序卦》: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把“天”“地”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或自然氣力,而不是西方意義的“神”。天主日月,“日月麗乎天”,證實是自然界的天,而不是虛無飄渺的神道中的“天”。

《乾卦.文言》: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易傳.系辭》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周易》以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適應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人與自然應是和諧的,而不是敵對的。人不是消極地順從天地之道,而要象天那樣“天行健,君子以發奮圖強”(《乾卦.象傳》)。

八十年代以來,國內外的學者研究表明,天地人之間的確是存在著廣范而深刻的聯系。《周易》所論述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整體自然觀的核心題目之一。

三、科學的周易

1949年歐洲哲學權威C.G捷恩為英文版《易經》所寫的序言中談到:“談到世界人類獨一的聰明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大家所得的定律,頻繁是短命的,或被后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英國克.巴克特在1989年指出:“當代科學也發現了大家世界的缺陷,并且還發現《易經》中非常多真理竟同最新的科學理論相符”。以上兩段話,都是歐洲權威人士對《易經》的贊譽。

1703年德國自然科學家萊布尼茲首次發現二進位制時十分懷疑,后來從傳教士白晉信中獲得有關《易經》和伏羲八卦的資料,從而正式發表關于二進位制的論文。題目是“二進位制位計算的闡述”附題是“關于只用0與1兼用其用處及伏羲氏所用數位的意義”,萊布尼茲意料不到他發現的二進位制會在中國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中早有表述和使用。他在欽佩之余,曾寫信給當時清朝的康熙天子,要求加入中國籍,他以為伏羲八卦是“最古老的科學紀念物”。他在德國法蘭克福建立了一所中國學院,一直延續了二百多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毀于戰火。

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玻爾在1937年到中國訪問,了解到中國關于陰陽互補的概念時,曾十分贊嘆。當他被封為爵士時,則用陰陽太極圖作為其徽章的圖案,并刻上“互補即對立”的文字。

美藉華人楊振寧、李政道在1955--1956年對當時公認的“奇偶不滅定律”提出懷疑并得到證實,因而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楊在獲獎后對記者講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并明確指出:靈感來源于《周易》學說,《易經》中既有陰陽的道理,即同時也有陰陽消長或陽盛則陰衰,陰盛則陽衰,剝(《易經.第二十三卦》)久必復(《易經.第二十四卦》),否(《易經.第十一卦》)極泰(《易經.第十卦》)來的道理。李政道1972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榮譽博士時提到:從哲學上講“測不準定律”(德國原子物理學家的著名定律)和中國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的意義頗有符合之處。所以近代物理學某些看法,和中國太極、陰陽二元的學說很有相似的地方。

《易經》雖說是一部占筮的書,但也是一本科學的書。“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易傳.系辭》)是說宇宙萬物是分類分群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乾卦.文言》)古時侯人以隱約了解到共鳴、共振的自然現象;“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易傳.系辭》)通過研究清楚過去的事情,就可以明察未來,而了解到一些細微和復雜的變化。“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恒卦.象傳》)通過觀察其頻繁存在的部分,而可了解到萬物的道理。

另外,《易經》涉及到的學科也很廣范。

  • 數學:《易經》的數就是二進位制,而二進位制的最普遍應用就是計算機的語言。
  • 生命科學:《易經》中的六十四卦跟遺傳密碼的六十四種排列十分相似。
  • 中醫學:歷代醫家以為“天人一理,醫易相通”,中醫的經典《天子內經》跟《易經》有密切的聯系。
  • 生物學:《漸卦》指的是大雁在長途遷移過程中對地理的分析,并以此象征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復雜變化。《大過卦》指的是生物返老還童的罕見現象。
  • 天文學:《豐卦》是太陽被遮當(日食)后出現的天文現象。《逅卦》是描述隕石自天上掉下的自然現象。
  • 地學:《震卦》、《復卦》均是對地震的具體描寫。《井卦》是對水井基本規律的熟悉和排污的基本概念。
  • 氣象學:《坤卦》是看到地上的霜而想到寒冬的來臨,并預示事物發展的前兆。《小蓄卦》是狂風雨來臨前的現象。

1975年美國高能物理學家卡普拉出版了《物理學之道》一書,他把量子力學理論與《易經》作了對比,以為《易經》與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動力學模型一致,而且八卦圖與強子的八重態相對應等等。著作的出版,直接引起了科學界對《易經》的關注和研究,更直接地推動了世界對《易經》的高潮。1980年英文版《易經》第三版第七次重印,在西方廣范傳播,從而引起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廣范留意。

從七十年代開始,臺灣、日本、美國及歐洲的部分國家先后成立了有關《易經》研究的國際性組織。在國際《易經》高潮的推動下,我國濟南才于1987年召開第四屆由中國大陸第一次主持的國際《易經》學術研討會,《人民日報》并于1987年12月11日第三版作了報道,標題是:探討中國古時侯的“宇宙代數學”。

《易經》是一部實實在在講占筮的書,占筮是其最基本的內容,也是最直接的表達形式。但它深層的寓意卻能領導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這些就要大家去學習、去研究、去發掘、去探討。“善為易者不占”(《荀子.六略》)才是為易者的最高層次。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開端,是中華文化最寶貴的遺產。研究中華文化必須從《易經》著手,才能找準根源。大家先不談《易經》關于占筮、科學等高深的題目,單就《易經》所描述的人生哲理就值得大家效法。整部《易經》的《象傳》就是一部教大家怎么做人的書:“天行健,君子以發奮圖強”《乾卦》,大家要發奮圖強才能進步;“地勢坤,君子以厚得載物”《坤卦》,大家要以寬厚的心胸待人;“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咸卦》,大家要謙虛地接受別人的意見;“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益卦》,大家要向好的學習,有了過錯就要改正;就連“蠱惑人心”的“蠱”,也是《易經》的第十八卦,“蠱”是講因腐敗而革新的事,“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大家要激勵人心,培育德行。這些都是《易經》對后人的警句,豈非因《易經》的“迷信”,大家就不應效法。

我國有數千年的文明,但我國的科技為何總比別人落后?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題目!《易經》文化發展到今天,大家還就其意識形態的好與壞?迷信與否?有用無用?爭個你死我活,碰了個頭破血流,也還沒有結果。聰明的人士卻不管你好與壞,先把它學下來,然后來個“取其精華,剔其糟粕”,把它應用到實踐中,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治學之道。《易經》起源于中國卻在外國得到發展,這才是真正要令大家深省的話題!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