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過好清明如此重要?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圖片源自Pixabay

春意漸濃、氣溫漸暖時期,眨眼間又一年清明到了。

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地位之高不用多強調,畢竟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而且清明的關鍵詞很多:“鬼節”、踏青、掃墓、祭祀......這些簡單的標簽背后,無不是中華文化多方面的深厚核心。

清明的底色

先按照慣例來說說清明節的大致起源吧。當今清明節的節日意涵實際包含多種節日核心,為古代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的共融。

古代上巳節:節日起源于春秋時期,日期為農曆三月三,擁有眾多精彩紛呈的民俗——沐浴祓楔、招魂續魄、祭祀社神、祈年求福、舞雩求雨、辭舊迎新、跳儺驅疫、歌舞狂歡、男女春嬉;

古代寒食節:節日起源于晉文公后悔燒死了介子推而下令“禁火”(具體故事詳解請戳:寒食節起源故事科普),因此寒食節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極具紀念性意義的節日;

至于古代清明節,其實最重要的節日核心就是“記錄作用”,為辨別天時的工具,類似小滿啊雨水啊之類的節氣。

以上主要內容融合,就形成了當今寓意豐富、對整個中華民族極為重要的清明節,且縱觀流傳后世的主要習俗,會發現清明節似乎是個“矛盾融合體”,核心非常豐富多面。

清明的浪漫與哲思

清明時節,太陽到達黃經15°,此時節春意盎然、草木勃發,故有著“氣清景明、萬物皆顯”的說法。

清明前后,春耕正當時,當季的蔬菜也很多,比如米很喜歡的薺菜和筍子,格外清爽鮮美;于現代而言,清明也意味著法定假期,更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所以清明就是在如此寓意美好、生機盎然的時節里的日子,由此而來的當今習俗比如踏青、植樹、放風箏,都是非常應景的,帶著此時節固有的活力與愜意。

與此同時,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清明節同樣被貫以“鬼節”的稱呼,而且是傳統的掃墓、祭祀之日,這樣一看,節日氛圍瞬間又沉重了下來。春季明明是生命力萌發的伊始,怎會又跟悼亡聯系起來了呢。

原因在于,清明時節春光燦爛,一派美好的觀景,然而這么美好的光景卻總會離開;春日充滿生發之氣,可清明節卻提醒我們與死有關的事,背后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國哲學,“向死而生”是也。

老子還為此演繹說,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就是說,人活著的機會有十分之三,死亡的機會有十分之三,向死而生的機會有十分之三。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的出生入死,中國人的向死而生。(摘自《節日之書,余世存說傳統節日》)

因此,清明節喜與悲、生與死共融的背后,既有浪漫,又無不是哲思,而且如果閱讀查閱相關記載與學者研究,又覺得其中蘊含的古代文化獨有一番風雅。

紀念、祭念

插柳枝作為清明節的重要節日符號之一,其身影在很多詩詞中都有出現,這個習俗其實有很多版本的由來,比如為紀念介子推,為紀念宋代詞人柳永,為紀念神農氏等等;

不過此習俗延續至今日,已經與清明的“鬼節”屬性有了關聯:在清明節插柳枝,可以此辟邪。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里就有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此外關于柳枝還有這樣的寓意,比如納音“楊柳木”,可為觀世音菩薩手中楊柳枝,甘露灑下人間,得清涼庇佑。

《史記.禮書》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祭祀天地與祖先,都是在表達一種根本上的感恩。因此,清明節亦是由這種天命觀形成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的節日,種種儀式和舉動,實際上是紀念,也為心靈的寄托。

好比古人認為魂魄是兩碼事,魂是人的陽神,魄是人的陰神,魂可飛揚上天,魄可下沉于地——于是就有了清明節的又一民俗:招魂。

古代意義的招魂為“招喚離棄身軀遠去的魂、魄回歸”,人一年一度死亡的表現形式是魂、魄的離散,暮春之時也是生人離散的魂魄回歸軀體之時。

當然古代的招魂傳到現代已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頭換面”,多變成清明折柳插于門上,或者在祭祖是在祖墳上插上柳枝、紙條或者布條制成的“招魂幡”。

加上“柳”為“留”的諧音,而招魂的意義則滿含對于與故人之前緣分的惦念,斯人已逝,我們與故人陰陽兩隔,然而肉體的消亡卻擋不住血脈的相連。

建議和注意事項

1、順卦行事

清明在《周易》64卦中對應“澤天夬(guai)卦”,上卦為兌,下卦為乾,兌為澤,濕潤澤氣上升至乾天之上,則水氣聚形成降雨。(這點就和“清明時節雨紛紛”非常相應)

夬,為果決、決絕,有明顯的止惡揚善、正直勇敢的意味。清明當日順卦行事,必然是妥當合適之舉——

首先,就夬卦的“正直氣場”來看,大家在心理上就別對所謂“清明鬼節”之類的字眼有太多負擔,要相信自己一身正氣,自信些陽光些,不要思慮太重擔心這懷疑那,說實話還真沒那么多忌諱,很多都是自己腦補出來的而已;

再者,如果遇到小便宜,尤其是會損害他人利益的小便宜,不建議去占,不為一點蠅頭小利失去氣節。

簡單來說,就是要大氣、大方一些,行的端做得正,提高自己的格局,不要有太多彎彎繞繞、陰暗的小心思,在米看來這就是獨屬清明的君子氣節,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2、清明養生

  • 春季乃木氣生發的時節,木主肝,會影響人的情緒,所以肝不好的朋友,清明時節前后都要格外注意保養,關照自己的心情感覺,因此這段時間會越發凸顯出肝的問題,如果原來就弱,那么就會體現的明顯些。以及,清明前后有些人會感覺心情起伏大、或煩躁或低落,這個也很可能跟環境和氣場有關,還是那句話,護肝很重要,少熬夜少飲酒,也可適時就醫問診。
  • 清明前后,亦是諸多舊疾、慢性病卷土重來的時機之一,包括一些季節性過敏、流感,涉及呼吸道和免疫力的,都要小心中招(比如鼻炎、蕁麻疹等,也會迎來一波復發)。
  • 清明前后,當少食發物,比如海鮮、羊肉、使用大量蔥姜蒜的制品、熱辣油膩刺激的食物不建議吃太多。
  • 此時節木盛有克土之嫌,素來脾胃不好的朋友要多注意保養。健脾好物首推山藥,家常又實用,有條件的也可做山藥蓮子粥,是不錯的健脾食補。

3、掃墓祭祀相關

關于大家普遍關心的掃墓、上墳相關的注意事項,米也照例總結以下幾個點,供大家參考:

  • 掃墓時間在清明節前后十五天內都可以,時辰則以上午9點~下午5點間最佳。(當然,日期、時辰上并沒有卡得多嚴,比如早上8點去那也OK的)
  • 對于祭品并沒有統一標準,酒菜、鮮花、糕點、金銀錫箔或者先人喜愛的東西都可以帶去,看各家情況和當地風俗了;
  • 孕婦、三歲以下的孩童、當日健康不佳或精神不振者(包括來例假不舒服的女性)不太適合前往墓地,可由家人代替前往;
  • 注意禮儀,不宜在墓前大聲喧嘩、碎嘴嘮閑話或者爭吵。衣著應當干凈素雅,不建議過分暴露或者太鮮亮;
  • 掃墓回家后,如感身心疲勞,應好好洗個澡,衣服鞋子全部進行換洗;
  • 很多寺miao、道觀會專門舉辦清明fa會,可多留意下當地這方面的資訊并選擇性報名參加。

有句話說的很好,“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遺忘才是永恒的消亡”,生與死,喜與悲,歡樂與沉重,毫不違和地共同描繪了清明節的底色;在慎終追遠中傳承與延續,方有民德歸厚的大眾精神體現。

文:雷門易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