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七月半鬼,最怕端午節水”,這是啥意思?難道說端午下雨比“鬼”可怕?

圖片源自Pixabay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來,許多朋友已經開始忙碌地包粽子,迫不及待等待這個傳統節日的到來。

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擁有豐富多彩的習俗,包括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賽龍舟、品嘗美味的粽子、進行草藥沐浴等等。

除了這些傳統習俗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于端午節的俗語。在我們這個農村地區,有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不怕七月半鬼,最怕端午節水”。這句俗語的含義是什么呢?難道端午節下雨比“鬼”還可怕嗎?

不怕七月半鬼

七月十五是指農曆的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元節,民間俗稱為“鬼節”。在這一天,人們會向已故的親人祭祀并燒紙錢。根據民間傳說,如果沒有家人祭拜或“孤魂野鬼”無人祭奠,它們會在路上徘徊無所依托。

老人們常說,在七月十五的晚上,最好不要外出,尤其是小孩子。他們建議晚飯后盡早留在家中,避免單獨外出。對于成年人,如果非得外出,最好結伴而行,不要獨自行動。

在小時候犯錯時,大人們通常會借助“鬼”的概念來恐嚇孩子。從小對“鬼”的恐懼在心理上根深蒂固,即使長大后明白世上并不存在鬼魂,但由于對“鬼”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因此,到了七月十五,仍會感到一絲害怕的情緒。

最怕端午節水

端午節水并非指的是雨水,而是指的江河湖泊的水。盡管端午節前后氣溫飆升,但水溫卻還未上升,尤其是深水區仍然保持著清涼的特點。

有句話這樣說:“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人們在端午節享用了美味的粽子,仍需警惕寒氣襲人的可能性。盡管端午節中午炎熱異常,堪比三伏天的高溫,但清晨和傍晚的氣溫仍然相對涼爽,水溫和地溫尚未升高。

在端午節洗澡或游泳時,表面水溫可能會感覺溫暖,但一旦進入深水區,水溫會明顯降低。人體一旦接觸到深水,可能會發生抽筋等情況,增加溺水風險。

每年端午節前后,由于洗澡引發的溺水悲劇時有發生。因此,各地在防火宣傳之余,也要加強防溺水意識的宣傳,提醒人們警惕水域安全,避免發生不幸事件。

源自:微智先峰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