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陰騭文:勸人積德的智慧

圖片源自視訊截圖

功乃善行之體現,德為善心之彰顯。心行相互融合,方稱為功德。努力踐行善舉,以善行為徑積累自身德行,此即為功德。

功德并非等同于利益。諸多善信誤將功德視作金錢,認為誦讀若干卷經文,行若干件好事,便可在來世換取相應福報,此等善功實則為福德,而非功德。

功德乃是通過修行所獲取的經驗,福德恰似金錢,金錢會用盡,而經驗卻永不消逝。

擁有大功德的修道之人,更易得道成真,故而道教倡導積功累德,正如《道德經》所云:“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為人己愈多。”

越是毫無保留地奉獻,所獲回報便愈發豐厚,而不執著于回報,始終堅守內心的那份寧靜,此即為功德。

常言道:“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報。”此中之善行善事,便是積德。人積德愈多,福報亦愈大。

談及積德,德有陽德與陰德之分。若人行事存有某種動機,欲使他人知曉,即便所行之事甚善,此為陽德。行陽德之事,雖易為之,但關鍵在于人應多積陰德。

中國古人認為,若一人之善行被他人知曉,此為陽德。

若一人行善事,不求他人知曉,亦不欲讓人得知,此即為積陰德。

陽德之報來得迅速,人行善事,他人知曉后,或故意大肆宣揚,隨之而來的便是他人的贊譽或物質的回饋。古人認為,此非積德之表現。

恰似賺錢與花錢,賺得之錢隨即花去,便不會有積蓄。故而,陽德難以長久積累,甚至是隨修隨報。

《淮南子·人間訓》言:“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所謂陰德,乃行善而不為人知。陰德之福報宏大且持久,唯有陰德,方為真正之積德。古人倡導行善不欲人知,暗自做好事、積陰德,雖無人知曉,卻切實地積累與增長。

陰德積累愈久,其福澤愈大。故而,我們行善后最好勿使人知,如此,德行愈積愈厚,其后福報亦大。《周易》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當陰德積累至一定程度,所得福報必為“有余”之福。此福澤不僅惠及當世,甚至可蔭庇子孫。如孔子家族、范仲淹家族,皆為范例。

若一人主動宣揚自己之善行,實則動機不純。若因些許善事而大肆宣揚、沽名釣譽,致名譽超實得而浪得虛名,此般“陽善”,非但無福報,反多遭橫禍。

積德與消罪,道理相通。善行應不欲人知,真正之德行需暗自積累增長。而自身之罪惡則需懺悔。懺悔可消業障,將罪惡發露,誠心懺悔改過,罪惡非但不會積累,反而會減輕,乃至漸漸消除。罪行應讓人知曉,知曉之人越多越好。罪如霜露,太陽一出,罪業皆消。

曾國藩曰:“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國藩認為,做了好事不為人知,此為最大之快樂,這種快樂可提升人體之陽氣。

倘若懷揣著功利之心去行善事,做點好事便渴望他人知曉并予以稱贊,這樣的人并非真正的善人,其內心也難以獲得真正的快樂。

《文昌帝君陰騭文》作為道教勸善之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勸人積德行善,積累陰德,長此以往,必能獲得神靈的賜福。

“陰騭”一詞,源自《尚書·洪范》中的“惟天陰騭下民”,意為冥冥之中的上天在暗中護佑百姓,此乃古代較為樸素的天命論思想。

在《陰騭文》中,“陰騭”蘊含著天人感應的意味,倡導人們多多積累陰德、陰功。也就是說,行善之舉不應大肆宣揚,而應默默施行。

即便在獨自一人、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也絕不做壞事,那么洞察一切的文昌帝君便會在暗中護佑你,賜予你福祿壽。“陰

騭”原本就表示“陰德”,文昌帝君正是勸導世間眾人廣泛施行陰騭,而陰騭便是陰德。

源自:青山共風雨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