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說:“五服之內皆親”,“五服”是啥?

逢年過節,大家也往往會與關系較近的親人來往。其實,在這個圈子中活動人,大部分還是在“五服”以內。

“五服”一詞,非常復雜。其起源可追溯至周代的喪葬禮儀體系,核心在于強調父系血統的重要性,深刻對映出父權社會家族結構的根本特征。

在西晉時期,“五服”制度被第一次寫進法律,按照“準五服以制罪”原則。這時的“五服”制度,不僅可以用來衡量罪行輕重,贍養、繼承等民事糾紛中同樣適用。

根據“五服”制度規定,生者按照與已故之人的血緣關系遠近,需要身穿不同的喪服,來表達對已故之人的哀悼,進而傳遞出自己的個人地位。

在民間,人們非常認可“五服”制度,在九族之內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親人圈子。如果有人是本族的人,但又不在九族之內,這種人就屬于“出五服”,算不上自己的親戚。

在山東等地,曾有“五服之內皆親”的說法。起初,“五服”只是單純的代指五種不同的孝服,后來就演變成五輩人。分別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和自己。也就是說,只要高祖是同一人,往下五代都是親戚。五代過后,便屬于“出五服”,往后的人,便不再是親戚。因此,家族中一旦有親戚去世,五服之內的人,必須到場參加。

此外,“五服”之內的人,服喪的服制有著明確規定。簡而言之,就是不同身份的人,在服喪時,穿的衣服有著明確不同。

在《儀禮·喪服》中記載,古代家族成員太多,家族內部關系非常復雜。因此,即便是同一個家族,彼此間也會有著明顯的親疏遠近之分。其中,按照族內成員的身份地位和親疏遠近,將喪服制度明確分為五大類: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及緦麻。

斬衰在這五大類中份量最高。如果父母、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去世,直系后代必須披麻戴孝,進行長達三年的服喪期。斬衰所穿戴的孝服,不允許縫邊,不允許修絨。

這種披麻戴孝的方式,咱們在古裝影視中屢見不鮮。在很多小說中,某人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去世,動不動就要進行服喪三年。放在現代來看,感覺時間似乎有點過于漫長,但這確實是歷史真實的寫照。毫不夸張的講,在尊崇“孝道”這一點,古人比我們好上許多。

斬衰過后,就是齊衰。根據規定,齊衰所穿戴的孝服,是用生粗布制成的麻衣,只有剪刀剪斷的地方,才可以收邊,下擺的地方還需要砸邊際。

再往后就是大功,衣服用熟麻布制成,質量比斬衰的藥細膩一些。小功及緦麻,以此往后類推,越往后,血緣關系越遠,喪服質量越好。

根據五種不同的“五服”,咱們就會發現,一旦遇到喪禮,就會看到不同的喪服。普通人只要觀看這些人穿戴的孝服,就可以分析出他與逝者的關系。

正是因此,經過不斷演變,五服制度超越了其原有的喪葬功能,成為衡量家族內部成員間的身份象征,根據喪服外表,族內人員立刻就能判斷彼此的關系輕疏。就這樣,構建出一個龐大復雜卻條理清晰的家族關系網。

根據五服制度,家族成員間的關系得到明確區分,在五服之內,家族成員需要嚴格按照家族的規定為人處世,需要一起維護家族利益。進而讓整個家族更團結。

如今,“五服”制度對家族和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大多數人基本都只看重自己所在的家庭,即便是同根同源,彼此間的關系往往也會變得越來越疏遠。“五服”制度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咱們仔細觀察,這種制度其實并沒有完全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依舊影響著人們。

每逢清明,大家族往往會成群結隊,前去祭祖。逢年過節,大家也往往會與關系較近的親人來往。其實,在這個圈子中活動人,大部分還是在“五服”以內。只是形勢發生變化而已,大家依舊按照這些方式,來維持彼此的情感。

圖文源自:微智先峰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