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第四十九卦)——革卦

革卦解讀

四十九、革卦

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九卦。本卦為異卦相疊(離下兌上)。下卦為離,離為火;上卦為兌,兌為澤。水下澆而火上騰,水火相克,在水火的斗爭中,萬物變化,有生有滅。然而生者又復滅,滅者又復生,野火燒不盡,東風吹又生。以社會言,夫妻不睦則家庭變故,君臣不睦則王朝更替,然而,家庭還將延續,王朝還有代興。這些都體現了出陳布新的規律,所以卦名曰革。

49.1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白話

革卦:祭奠之日用俘虜作人牲,亨通,吉祥的卜問。沒有悔恨。

解讀

革,《雜卦》:“去故也。”

巳,借作祀,祭奠。孚,古俘字。這里用如動詞,意為用俘虜為人牲。

作為言談改革的《革》卦,它就應該在國勢由盛轉衰,即國家已出現不景氣現象之時就應著手進行,不要等到腐爛不堪不可收拾之時再進行改革,這樣就晚了。“巳日” 之改革,它將有孚于眾望,它乃有極大的亨通,它也利于貞正,一切悔恨將會消亡。

49.2 《彖》曰

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必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白話

《彖辭》說:革卦的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離,離為火。又兌為長女(?),離為中女。這一卦象昭示的意義是:水火相聚則互相克制,二女共事一夫則互相爭妒,矛盾著的雙方,都力圖克制對方,所以卦名為革。卦辭說:“祭奠之日,將美政善行稟告于鬼神”,王侯既能施行文明政教,民眾自然喜悅擁戴,因而他的道德稱得上是偉大、完美、貞正。除舊布新,改革得當,隱伏的災禍就會消除。天地變革時令而成四季之氣候。湯武取代桀紂,這是順天應命的義舉。依時變革,就能使天地常新,顯示出偉大的作用。

解讀

  • 巳日乃孚,《象辭》釋“巳日”為祭奠之日。釋“孚”為忠信,與經意有異。
  • 文明以說,《象辭》以為革卦的下卦為離,離義為文明,像侯王施行文明政教,下卦為兌,兌義為悅,像人們喜悅擁戴。
  • 大“亨”以正,此句是對卦辭“元亨,利貞”的改造,改變了它原來的意義和語法結構。此句為并列結構,以,連詞。大,偉大。亨,完美。正,貞正。
  • 悔,災難。亡,消亡,消除。

49.3 《象》曰

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厤明時。

白話

《象辭》說:本卦外卦為兌,兌為澤;內卦為離,離為火。內蒸外煏,水涸草枯,如同水澤之中,大火燃燒,這是革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了解到澤水漲落,草木枯榮的周期變化,從而修治歷法,明確時令。

解讀

厤,《集解》本作歷,即后起之曆字。

《革卦》的卦象是離(火)下兌(澤)上,為澤中有火之表象。大水可以使火熄滅;大火也可以使水蒸發,如此,水火相克相生,從而產生變革。君子根據變革的規律制定歷法以明辨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49.4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白話

初九:用黃牛的皮革束緊加固(戰車)。《象辭》說:用黃牛的皮革束緊加固,說明其人被牢牢束縛不能有作為。

解讀

這一爻陽爻陽位,位于全撲下方,與九四無法相應,因此不能有大的作為,只能明哲保身用黃牛的皮革來保護自己。

鞏,緊固。用,用同如以。本卦專講戰爭之事,從這個角度分析各爻之辭,與《象辭》對爻辭的解說,大相徑庭。對《周易》經、傳應進行比較分析,既要留意了解《易傳》的哲學的倫理的理論體系,又要沖破它在解釋經文過程中摻揉進去的種種高深莫測的道理和玄妙的穿鑿附會的意義,以了解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經文原有樸素的義蘊。本爻所講的“鞏用黃牛之革”,既指用黃牛之革加固戰車,既備戰之意,《象辭》卻賦予了不同的意義。本卦以下各爻同樣存在類似情況。

49.5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白話

六二:祭奠的日期要改變。隨之要重新卜問征戰的日期,結果卜得吉兆,沒有災難。《象辭》說:祭奠的日期要改變,大概是由于將有喜慶之事。

解讀

巳日,既祭奠之日.參見前注。古時侯人戰前必祭奠。祭奠之日改變了,意味作戰日期也要改變。這第二爻,卦的主爻已時變革陰爻陰位得正,居下卦中位,位中且正,時下出征吉祥,沒有災 。

49.6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白話

九三:出征,吃了敗仗,卜問得惡兆。然而,只要振奮精神,整頓裝備,重新開戰,則能轉敗為勝,生擒強敵。《象辭》說:犯人屢次推翻供辭,只得反復進行審判,這說明抵賴無用,只能招出實情。

解讀

這一爻陽爻陽位,處在下卦上方。過于剛烈,所以要“革言三就” ,出征是兇險的,把要進行變革的計劃,反反復復告訴給民眾才能使民眾信服。

革言,聞一多說:“言,讀為靳。”《說文》:“靳,當膺也。”既指馬胸帶。革言,指皮革制成的馬胸帶。三就,猶言三重。《士喪禮》:“馬纓三就。”注:“纓,當胸,以削革為之。三就,三匝三重也。”革言三就,喻指整頓裝備,振奮精神,重新開戰。

就,《象辭》解“就”為鞫,審判。以為爻辭“革言三就”,是說犯人更改供辭,以致于經過多次審判。

49.7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言,信志也。

白話

九四:沒有悔恨。至于占問戰爭,則小有戰果,假如改帥易將,則將大吉。《象辭》說:九四爻辭講改帥易將之所以吉祥,由于這樣能使有才德的人發揮抱負。

解讀

這第四爻陽爻陰位,不正。處于上撲下方,悔恨消失,有誠信,進行變革吉祥。改命,改變任命。信,借為伸。信志,猶言發揮抱負。

49.8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白話

九五:王公大人赫然斯怒,化荏弱為威猛,不用卜占,即知將大獲勝仗。《象辭》說:王公赫然斯怒,威猛如虎,說明其人儀表威嚴,光采照人。

解讀

虎變:虎的皮毛變得美麗光彩。大人:指的是九五。 這一丈陽爻陽位得正,位于上撲至草之位,位中正,是革卦的主爻。大人的變革,如同老虎的皮毛變得更美麗,不用占卜也能取得民眾的信任 。

49.9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白話

上六:君子精神振奮,但基層官兵一變態態。筮遇此爻,占問征伐,則兇險。卜問居處則吉祥。《象辭》說:君子精神振奮,說明其儀態清朗雍容。小人洗心革面,說明小人去惡從善,服從君上。

解讀

這是第六爻,陰爻陰位,得正君子的變革,如同豹子換毛,小人變革,只是表面變化,并未變實質。和此革面不革心,出征是兇險的,安定下來才會吉祥。豹變,與上文“虎變”結構相同,大發威怒的意思。革面,革,改變。革面,猶言變臉,指基層官兵情緒發生了不利于戰斗的激劇變化。《象辭》釋“革面’,則是站在有利于統治者角度講話,與經文樸素的記錄有別。

革卦用戰爭來說明改變、變更的道理,確實說到了點子上。一方面,戰爭為國之大事,用來作例證具有說服力;另一方面,戰爭中充滿各種變化多端的因素,沒有靈活機敏的頭腦,難以適應,固此本身就是對變化多端的最好說明。

變的道理可以推廣到宇宙人間的萬事萬物。宇宙人間萬事萬物的存在即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絕對沒有靜止不變的東西。 因而,以不變應萬變,在某種意義上便是消極閉塞的表現。天在變,道在變,人也應當變。最能變者,就最能生存。中國古代的智慧對此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所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因人制宜”等等,就是講的以變對變,靈活機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所屬專題:《為大眾解讀易經》(68篇)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