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屬虎人如何化解本命年之憂

2009年已經接近尾聲,2010“寅虎”之年就要到來,非常多屬虎的人都難免會有一些擔憂,這是由于受民間傳說的影響,以為虎年即是自己的“本命年”,而“本命年”在民間傳說中,又是一個命運關口,會碰到一些不吉祥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本命年”?怎么化解“本命虎年”帶來的煩憂呢?

在中國民間,所說的“本命年”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即把所有的虎年都當成“本命年”。中國的農曆是按十天干配十二地支來演算的,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十二地支又配上十二個生肖,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等,從甲子開始,到壬子結束,迴圈60年正好又是一個甲子。所以每隔12年就會碰到一個寅虎“本命年”。

2010年是“庚寅虎年”,所以說也是屬虎之人的“本命年”。但這只是一個概念上的“本命年”,而在人的一生中,碰到名副其實的“本命年”只有一個,那就是與自己出生年份干支完全相同的這個年份,比如丙寅年出生的屬虎人,要等到下一個丙寅年,才是命中真正的“本命年”,而這個過程需要漫長的60年,也就是在自己60歲時才會碰到,傳統民俗以為碰到“本命年”是一個命運的關口。

那么碰到廣義的本命年,到底是吉是兇呢?這要根據流年五行特征,結合本人八字具體喜忌,才有參考意義。
 

從廣義上來講,八字五行喜木者,或屬虎的人,碰到2010“寅虎”之年,不但沒有“后顧之憂”,而且還會應吉呈祥。由于這要結合本人具體的生辰八字喜用五行來看才有實際意義。

虎年的地支是“寅木”,表示“寅木”比較旺相,而且寅木為當年執政的“太歲”,氣場很強,“權利”很大。盡管此年寅木受庚金克制,但由于他倆是“棋逢對手”,通過相互制衡,才能發展進步。故假如“寅木”是本人八字喜用的五行,那這個“本命年”對于本人來講,不但沒有擔憂,而且由于喜用神到位,還會大吉大利,喜慶盈門。假如此“寅木”在本人八字里代表“財”,那本人此年則會“財源滾滾”;假如代表“官”,則會“官運亨通”;假如代表“文”,則會“金榜題名”;假如代表“情”,則會“愛如潮水”……總而言之是比較順心如意的好年份。

不過也不要過分樂觀了,由于此年,庚寅相克固然互惠互利,相輔相成,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也會產生波動起伏,同時碰到本命年,也總免不了碰到健康方面的問題,比如勞累過度、小傷小病等,尤其留意安全,嚴防金屬鐵器之傷,包括車災。

反之,假如八字五行忌木,或五行忌木的屬虎人,再碰到2010“寅虎”之年,就難免某些擔憂了。由于“寅木忌神”強旺到位,必然會橫生枝節,突發事端。假如木為“財星”,則會損物破財;木為“官星”,則會影響工作事業;木為“印星”,則會影響學業與名譽;木為“感情”,則會碰到失戀婚變等感情挫折……

總而言之,碰到“本命年”有吉有兇,要根據本人具體喜忌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也不必杞人憂天。

那么,在虎年應該怎么趨吉避兇,化解“本命年”之憂呢?

從易學角度講,首先應該弄清自己喜用和忌諱什么樣的五行,那樣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假如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技術,那就只好求教于專家學者,幫你推斷清楚。在弄清自己八字喜忌的條件下,根據本庚寅虎年的五行特征,可以進行一些必要的、概括性的調整。

假如喜用水木,則可向屬水的北方、和屬木的東方、以及近水近木的方向發展,也可選擇五行屬水和屬木的水利水產、航海航運、運輸物流、貿易貿易,和文化教育、醫藥衛生、廣告策劃等專業職業;多多使用和佩戴一些五行屬水和屬木的物品,比如水池魚缸、流泉瀑布、水晶飾品、花草植物與木制飾品等;盡可能地穿著一些水色藍色黑色,與綠色的衣服。由于水可生木,木可助木,使之好上加好,錦上添花。

反之,假如五行忌木,則要盡可能地回避水旺的北方、和木旺的東方、以及近水近木之處,而轉向可以制水的本地、和制木的西方發展;避免選擇水利水產、航海航運、運輸物流、貿易貿易,和文化教育、醫藥衛生、廣告策劃等專業職業;而轉向五行火、土、金相對較旺的能源電力、酒店餐飲、房產地產、礦業建材、金屬金融等方面;避免使用和佩戴一些五行屬水和屬木的物品,比如水池魚缸、流泉瀑布、水晶飾品、花草植物與木制飾品等;多多使用和佩戴一些五行火、土、金相對較旺的粉色燈飾、火形飾品、珠寶玉器及金屬飾品等等。避免或少穿那些水色藍色和黑色綠色的衣服,盡可能地多穿一些可以制水制木的紅色土色、和金銀白色基調的衣服。通過以上措施,來達到趨吉避兇、減災去煞的目的。

當然,在本命虎年之中,住房風水上的堪測調整也是相當重要的,有時候其作用比上述措施效果更為明顯。

至于世間流行的“本命掛紅”,扎紅腰帶、穿紅褻服等傳統風俗,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對多數人只不過是一種心理暗示而已。不過從五行上來看,紅色屬火,可以加強火勢,與寅木太歲也是相生的,所以屬虎之人,在此本命虎年,可以考慮佩戴此類的吉祥飾品。

當然,在沒辦法弄清自己喜忌的情況下,碰到“本命虎年”,只好各個方面小心謹慎,自我調整了,尤其留意勞逸結合、出行安全與身體健康等方面。
 

分享:          

更多